俄外長:美國人清楚,俄羅斯永遠不會違背與中國達成的承諾

中俄重要,還是美俄重要?俄外長當著美國人的面,說了這樣一句話

近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近日的採訪中,明確而堅定地表達了俄羅斯對中國的承諾。

他說:美國人清楚,俄羅斯永遠不會違背與中國達成的承諾。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中俄關係的深厚信心,同時也向外界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任何外部勢力都別想破壞這份來之不易的友好關係。

這也是對近期一些關於特朗普政府可能試圖「聯俄制華」猜測的直接回應。

他強調,當前的俄中關係與冷戰時期的蘇美對抗截然不同。如今的俄中兩國,不僅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保持著緊密的合作,更在人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關係,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任何外部勢力難以撼動的。

談到中俄關係時,拉夫羅夫坦誠地指出了雙方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他提到,這些挑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制裁所導致的。

這些制裁不僅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活動,也給一些希望與俄羅斯開展正常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

例如,在金融領域,一些中國企業為了避免美國的二級制裁,不得不謹慎處理與俄羅斯的貿易結算款項。

這種做法雖然出於無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俄兩國的經貿往來。

然而,儘管面臨這些困難和挑戰,中俄雙方始終保持著積極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態度。

正如王毅外長所言,「無論形勢如何演變,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

這句話不僅體現了中俄雙方對彼此關係的堅定信心,也展示了雙方共同應對外部挑戰的決心和智慧。

拉夫羅夫外長的表態還傳遞了另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俄羅斯對中國的尊重和認可。

他稱讚中國人「從不急躁、目光長遠」,這是一種值得尊敬的民族特性。這種相互尊重和認可,正是中俄關係能夠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談及未來美俄關係時,俄外長更是直言,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利益分歧似乎難以彌合。

他指出,美俄之間的利益重合度遠遠不到50%,兩國在諸多問題上存在根本性分歧。這樣的表態,無疑是在告訴我們,即便俄烏衝突得以解決,美俄關係的本質性改善依然遙不可及。

拉夫羅夫的話語中透露出了對美俄關係前景的清醒認識。

他明白,無論是西部北約的擴張,還是東部美日韓的軍事聯合,俄羅斯所處的安全環境都充滿了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俄關係想要實現真正的緩和,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如特朗普下台後可能遭遇的清算,更增加了美俄關係的不穩定性。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俄關係。中俄之間的合作基礎深厚,雙方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共同利益。

可以說,只要美式霸權繼續存在,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就有著堅實的基石。這不僅僅是因為雙方在經濟上的互補性,更在於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秉持的相似立場和共同目標。

當然,中俄關係也並非一帆風順。雙方在天然氣管道項目「西伯利亞力量2號」上的談判就頗具挑戰性。

這一項目的推遲,表面上看是因為價格問題難以達成一致,但實際上也反映了雙方在長遠合作中的謹慎態度。

畢竟,這不僅僅是一條管道的建設問題,更關乎未來幾十年的能源合作大局。

價格談判的艱難,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涉及到數百億美元的投入和幾十年的收益分配。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輕易讓步。但正是這樣的談判,也檢驗了中俄雙方的戰略耐心和合作誠意。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雙方在天然氣合作上的態度都非常務實。中方明白自己的天然氣進口需求是多元化的,並不完全依賴於俄羅斯。

因此,在談判中保持著足夠的耐心和策略靈活性。而俄羅斯方面,也深知這個項目對於其能源出口戰略的重要性,因此在堅持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尋求共贏的積極姿態。

回望美俄與中俄這兩組大國關係,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微妙差異。美俄之間的關係,更多地被戰略競爭和安全疑慮所主導,而中俄之間則是在共同應對外部挑戰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合作。

這樣的格局,既反映了當前國際政治的現實,也預示著未來大國關係可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