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鳥,蒜鳥,您消消氣哈。」2月12日,央視元宵晚會上,在與哪吒和敖丙的互動中,主持人撒貝南冒出了幾句地道的武漢話,一舉衝上社交媒體熱搜。
在評論區,不少網友調侃:「蒜鳥是武漢和平鳥,一出現就讓雙方各退一步。」這句武漢話過年期間走紅全國,不僅是因為它發音有趣、使用場合多,更是因為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出售的一款毛絨掛件——一個頭上長著綠色大蒜的小黃鳥。
「過去一個月,這款武漢文創毛絨玩具賣得很火,全市到處都斷貨了。假期剛結束,我們立刻聯繫工廠連夜製作。」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博智說,眼下,這款小小的毛絨掛件已經成了「銷冠」,全市150多家門店單店每天平均銷售上百個。在社交媒體的相關話題下,有到武漢的遊客問可以在哪裡買,也有已經買到的熱心市民留言哪些店鋪還有庫存。不少外地網友無法及時趕到武漢,提出能夠線上直接網購。
「蒜鳥」不僅外表可愛,還有獨特的叫聲。只需輕輕按壓它的腹部,它便會傳出兩聲可愛又地道的「蒜鳥、蒜鳥」。楊博智介紹,這款毛絨掛件的外形和聲音都來源於市民李澤陽的創意。為了讓妻子消氣、逗妻子開心,他製作了這款小玩具並特意把孩子的聲音錄進去。他把這段小故事發到抖音上分享,沒想到網友都看中了這款小玩具,紛紛要求「上鏈接」。在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合作下,夫妻倆聯繫好製作工廠,開始批量生產「蒜鳥」。「蒜鳥」也被放到了武漢各大景點和商圈的紀念品貨架。
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展廳里還展示了「蒜鳥」的小夥伴,有說「饃氣」的饅頭,有說「搞么斯」的小獅子……楊博智說,公司不久後將推出櫻花版「蒜鳥」,還將根據其他有趣的武漢話逐漸做出新款毛絨玩具。
在楊博智看來,方言承載著武漢的歷史沉澱和文化特色,不應被遺忘。它不光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反映了武漢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蒜鳥』的走紅體現了現在全國人民對武漢的關注度。大家對武漢美食好奇,對武漢話感興趣。」
該公司展廳里還有黃鶴樓擬人形象的玩偶、尺寸不一的越王勾踐劍抱枕、表情可愛的面窩和豆皮毛絨掛件等。楊博智說,近兩年來,具有武漢特色的文創紀念品越來越多,其銷量呈爆髮式增長。一個月前,位於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武漢禮物機場店開業3小時內銷量破萬件。
「大家對伴手禮的需求也從食品類特產轉變為更富有情感價值的文創產品,它已佔我們公司整體銷量的一半。毛絨品類銷量從原來的『小眾』躍升至前五名。」楊博智說,「我們公司目前已擁有1000多款伴手禮,未來每年將增加200至300款新品。」
來源:長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