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達成4項共識,特朗普敦促烏舉行大選

2月18日,俄羅斯與美國代表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了一場備受矚目的閉門會談。這不僅是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美首次高級別直接對話,還是首個沒有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參與的停火討論會。

一、美俄達成4項共識

據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披露,俄美雙方在四小時會談中,達成四項原則性共識:第一是修復外交關係,俄美將重建兩國在對方首都的外交設施,恢復正常外交溝通渠道;

第二是明確停火路線圖,美方將成立高級別團隊,推動俄烏衝突以「持久且各方接受的方式」結束;

第三是推出戰後合作框架,俄美將探討衝突結束後,兩國在地緣政治與經濟領域的潛在合作;

第四是建立進程保障機制,由美俄雙方的五名核心代表繼續推進談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都是其中的成員。

俄方代表烏沙科夫稱會談「氛圍積極」,強調雙方已開始「相互傾聽、尊重彼此利益」。然而,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等人都堅持,歐洲維和部隊駐紮烏克蘭不可接受,這暗示著核心分歧尚未完全消弭。

二、特朗普的「交易藝術」:甩鍋澤連斯基,呼籲烏克蘭大選

會談結束後,特朗普火力全開,將矛頭直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這場衝突本不該發生,澤連斯基的政府允許戰爭持續下去。即使沒有美國支持,他們也應承擔責任。」

至於澤連斯基沒被邀請參會,特朗普十分不屑地表示,「他聽到有人說,『哦,我們沒有被邀請』。」特朗普怒批澤連斯基稱,澤連斯基在烏克蘭待了三年,應該在三年後結束衝突。澤連斯基本就不應當開啟這場戰爭,他本可以達成協議。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烏衝突,很大程度上是美國主導的。如果烏克蘭沒有爆發「顏革」、全面倒向美西方,如果北約集團沒有違背對俄羅斯的諾言、先後五次大規模東擴,這場戰爭也不會爆發。

特朗普此舉相當於拿澤連斯基當「替罪羊」,把所有的責任都甩到澤連斯基政府身上,美國則把責任撇得乾乾淨淨。特朗普甚至暗示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已跌至4%,稱「烏克蘭人民難道不該要求選舉?」

所有人都知道,澤連斯基的合法總統任期早已在去年5月結束。烏克蘭一旦舉行大選,澤連斯基將會徹底成為棄子,他甚至都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

特朗普的此番發言,相當於給澤連斯基判了「死刑」。面對美俄夾擊,澤連斯基的處境堪稱絕望。

一方面,澤連斯基失去了美國「靠山」。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已暫停對烏軍事援助,並公開質疑「援烏性價比」;

另一方面,澤連斯基面臨著國內合法性危機。俄方持續否認其總統身份,美方則以「選舉缺失」質疑其執政正當性,越來越多的烏克蘭人不認同他的總統身份。

當前,俄軍仍控制著烏克蘭大片土地,烏軍反攻乏力,民眾厭戰情緒蔓延。澤連斯基已經取消了2月19日訪問沙特的行程,他「全身而退」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