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一方面與特朗普達成不認同中國區域崛起共識,另一方面在訪美後表明希望很快能訪華,看來在中美之間玩平衡木的用意啊

【日本首相一方面與特朗普達成不認同中國區域崛起,另一方面在訪美後表明希望很快能訪華,看來在中美之間玩平衡木的用意很明顯。】2月10日,綜合《讀賣新聞》等多家日媒報道——在本月7日較為成功地完成訪美日程後,如釋重負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月9日在首相官邸接受了《讀賣新聞》的採訪。訪談中,石破一方面強調訪美的成果,釋放自己的感受,順便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一下此行的收穫(其實,石破的成功多少還是托前首相安倍和其遺孀安倍昭惠的福,不用說特朗普僅在會談中就5次提及安倍的名字,連石破自己也一改迄今敵視的姿態,順坡下驢地恭維了這位昔日的政敵。)。別的暫且不談,有一點石破說的很明確:亦即特朗普「很明確地不承認通過力量單方面改變現狀」,強調日美雙方一致同意不能容忍中國的區域(霸權)主義行動,日美已經達成了對華共識。事實也證明,日美首腦會談後的聯合聲明中,散布涉及中國台灣地區和平與安全論調,點名指責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強行海洋活動。

不過石破在訪談中談及日本加強防衛力量得到美方認同,購買美製武器的數量和駐日美軍的意義之外,也談及一個實用主義的觀點——強調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不會一成不變,在現階段採取強硬姿態的同時,隨時有可能採取自上而下的交易策略。強調自己也認同「特朗普不會一直認為中國是單方面的敵視對象,或許在一定時期也會有交易。」或許是因為這一點,訪美歸來後的石破茂近日躊躇滿志地釋放了希望儘快訪問中國的信號。應該說,在改善中國關係和秉承歷史認識的力度上,石破超過了菅義偉和岸田文雄,在政權成立伊始,就派出外相岩屋毅和執政聯盟幹事長訪華,凸顯了對華的向前看姿態,但訪美時似乎又換了一副面孔,頗有故技重施的味道,也難怪中國外交部把日本駐華大使館的公使叫去抗議。石破此舉用意也很明顯,在中美之間謀求某種平衡,委曲求全說服了美方,再來安撫近鄰的中國,一副欲將「遠交近攻」做成「遠交近交」的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