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塔會議」召開80周年之際,一些西方觀點認為,最符合俄羅斯利益的做法,就是與西方媾和,而特朗普的出現,給了普京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對於現在的普京而言,他最需要的是一場足以改變現有格局的新時代「雅爾塔會議」。
從這個角度看,全球格局確實如中國此前判斷的那般,正經歷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首先,持有這一觀點的西方人認為,雖然長期以來,俄羅斯人都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強硬、獨立的民族,但實際上,與其他國家、民族之間的「交易」,卻從俄羅斯建立之初貫穿了之後的幾百年。
首先,建立羅曼諾夫王朝的米哈伊爾一世,是在與外國人合作後加冕的。雖然俄羅斯民族史詩將他描述為一個拒絕屈服於波蘭入侵的人,但現實卻並沒有那麼精彩。而在18世紀末期,雖然俄羅斯用武力戰勝了老對手波蘭和立陶宛,但最終還是靠著「交易」瓜分了大量土地,並在東歐建立了新的力量平衡。
而一個影響深遠的標誌性事件,就是雅爾塔會議。在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三巨頭的決定下,世界迎來了一個新的格局。
在一些西方人看來,蘇聯在二戰中的犧牲無可辯駁,但如果西方超級大國不接受,那麼蘇聯在柏林的勝利將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即便是蘇聯,也無法單獨建立一個國際體系,現在的俄羅斯也是如此。
雅爾塔會議的結果是,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批准」下,斯大林建立了新的歐洲秩序,並在短短一周的時間裡,讓蘇聯的觸角伸向整個東歐,並在那裡把一大塊土地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事實上,現在的俄羅斯也面臨著類似問題。比如在阿薩德政權倒台後,俄羅斯為了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不得不與推翻阿薩德的人建立良好關係。同時,考慮到土耳其對敘利亞當局的影響力,俄羅斯人再次被迫與土耳其人討價還價。
當然,俄羅斯現在面對的最迫切問題,還是俄烏衝突,但與前幾年不同的地方在於——特朗普回來了。
這位重新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正在推動構建從格陵蘭到巴拿馬的全新地緣政治極點,給普京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一旦兩人真的湊到一起,烏克蘭的結局大概率不妙。普京的態度自不用說,在特朗普看來,烏克蘭也只是一個負擔。烏克蘭在談判中的態度,反而會變得無關緊要。
事實上,一旦局勢真的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烏克蘭的結局如何,只不過是小事。從能源價格到核武器的控制,從歐洲的未來到全球格局,都有可能出現深刻變化。因為一旦莫斯科能讓華盛頓「開綠燈」,那麼這將比任何坦克或炸彈都有效,俄羅斯也更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擴張主義野心」。
結論就是,普京需要一場新時代的雅爾塔會議。
整體看下來,由於是西方人的觀點,因此其中難免會有一些片面的地方。比如其聲稱斯大林是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批准」下,建立了歐洲新秩序。
「批准」一詞,本身就意味著地位的不對等,這與事實顯然不符。再比如說蘇聯在柏林的勝利可能變得「毫無意義」,多少帶了點歷史虛無主義的意思。
然而,其中的一些觀點卻並非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首先,俄烏衝突嚴重消耗了俄羅斯的國力,對於希不希望停火這個問題,俄方的答覆大概率是肯定的,關鍵其實在於能達成什麼條件。對於特朗普給出的「交易」機會,普京肯定是相當感興趣,兩人也在近日進行了一次保密級別很高的通話。
要知道,談判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別看俄羅斯現在對自己開出的條件那麼堅決,但也未必不會退步。只要普京政府認為,自己能在談判中得到想要的東西,俄方就會在文件上簽字。同時,特朗普肯定不會關注烏克蘭的利益,這也從側面增大了他與普京達成一致的可能性。
其次,站在普京的角度,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是一個相對有利的狀況。一方面,普京似乎有能力把握住與特朗普的私人關係,進而對特朗普政府的決策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已經為美國與盟友的關係蒙上了陰影。北約針對俄羅斯的包圍網,已經有了動搖跡象。
趁著這個機會,俄羅斯是時候爭取更多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新時代的雅爾塔會議,這個說法也值得玩味。曾經的雅爾塔會議,主角是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而如果真的有一場新時代的雅爾塔會議,其中會有哪些主角呢?特朗普和普京大概率會有一席之地,但也肯定有位置留給其他人。畢竟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蘇的兩極爭霸。
可以說,雅爾塔會議建立了全新的國際格局,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而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際格局或許正處在一個新的節點。與此同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重塑格局的能力和底氣,也已經達到了近代以來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