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白宮迎來了一位「老朋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這場會晤堪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外交首秀」,但誰也沒想到,兩位老搭檔一開口就扔出了一顆「中東震撼彈」:特朗普不僅提議將加沙地帶的180萬巴勒斯坦人「永久驅逐」到周邊阿拉伯國家,還高調宣布「美國將接管並擁有加沙」,甚至不排除派美軍進駐這片爭議之地。內塔尼亞胡全程面帶「迷之微笑」,就差把「滿意」二字寫在腦門上,甚至盛讚這是「改寫歷史的轉折點」。
要說特朗普對以色列的偏愛,那簡直是「鐵粉追星式外交」。從第一任期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到退出伊朗核協議給內塔尼亞胡送「助攻」,再到如今直接幫以色列「清空」加沙,這位「懂王」用實際行動證明:巴勒斯坦人的死活?不存在的!他甚至在記者會上輕描淡寫地說:「加沙就是個拆遷現場,巴勒斯坦人怎麼會想留下來?」彷彿在討論一塊待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而不是人類居住的家園。這種把地緣政治當「大富翁」遊戲玩的姿態,連阿拉伯媒體都忍不住吐槽:「川普大酒店」是不是要開到加沙海灘了?
特朗普的狠話放得震天響,但現實骨感得像加沙的廢墟。首先,約旦、埃及等「接盤俠」國家早已明確拒絕接收巴勒斯坦難民,埃及總統塞西甚至用「想都別想」四個字懟了回去。其次,強行遷移人口涉嫌違反《日內瓦公約》,分分鐘被扣上「種族清洗」的帽子,連美國盟友都可能掀桌子抗議。再者,特朗普團隊連具體方案都沒掏出來,所謂的「中東里維埃拉」重建計劃更像空中樓閣——畢竟加沙重建預估要10-15年,而特朗普的耐心可能只夠發三條推特。白宮後來找補說,總統「沒有承諾派兵」,顯然是眾怒難犯;不過,這位「行動派」總統向來擅長「先開槍再畫靶子」,不排除他會用軍售施壓、經濟誘惑等手段逼阿拉伯國家就範,或者乾脆甩鍋給「國際社會」眾籌資金。
特朗普想把加沙變成「美式樣板房」,代價將是血淋淋的。180萬人「連夜打包」,被迫離開祖輩生活的土地,不僅是文化根脈的斷裂,更可能引發難民潮、族群衝突的反彈,哈馬斯已放話「絕不會讓計劃得逞」。美國若軍事接管加沙,等於在中東火藥桶上再澆汽油,阿拉伯民眾的反美情緒恐怕要衝上熱搜,連沙特都不得不表態「巴勒斯坦建國是底線」。更諷刺的是,特朗普一邊喊著「讓巴勒斯坦人住進漂亮房子」,一邊恢復對伊朗「極限施壓」,是不是以後也要對伊朗復刻一波這樣的操作?這簡直把「雙標」玩成了行為藝術。
特朗普的加沙計劃一旦落地,美國殘存的國際形象怕是要碎成渣。當年拜登政府好歹還假惺惺反對「大規模驅逐」,現在特朗普直接撕下遮羞布,連歐盟都看不下去,更別提全球南方國家的群嘲了。更致命的是,這種「強佔土地+人口置換」的殖民式操作,等於給別人遞刀子——以後美國再指責別國人權問題,對方只需要一句「看看加沙」就能懟回去!
這場「加沙大戲」的本質,是特朗普把外交政策當成個人的真人秀。對內,他討好福音派和猶太資本;對外,他滿足內塔尼亞胡的極右翼訴求,順便過一把「地產大亨改造中東」的癮。但被犧牲的,永遠是加沙平民的生存權。
當特朗普在白宮侃侃而談「美好新家園」時,加沙的孩子們或許正在廢墟中尋找未被炸毀的課本——而這,才是世界最該關注的「直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