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2025年將新建60艘新能源船舶,推動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

記者5日從湖北宜昌市兩會獲悉,該市2025年將新建新能源船舶60艘以上,助推長江航運綠色低碳發展。

宜昌地處長江咽喉樞紐,是長江中上游重要的船舶建造集聚區。作為「電化長江」的策源地之一,該市率先開展岸電試點,並搶佔綠色船舶新賽道,推動建設全國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示範區、長江中上游最大綠色智能船舶製造基地。

近年來,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產業蓬勃發展。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旅遊船「長江三峽1」號、全國內河首艘氫能源公務船「三峽氫舟1」號、全國首艘油氣雙燃料三峽船型示範船舶「帆盛102」號、全國首艘油氣電三能源混合動力船舶「理航渝建1」號等一批綠色智能船型相繼在宜昌建造下水;2024年,長江首艘5000噸級純電推散貨船、全球最大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等船舶在宜昌開工建造。

2024年12月30日,全國內河首艘純電動清漂船「三峽護壩1號」在宜昌市秭歸縣下水。彭強 攝

記者從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獲悉,2024年,該市2艘新能源省際度假游輪和2艘新能源重載滾裝船開工建造,三峽旅遊第二代新能源遊船西陵峽「和悅」號、「和諧」號投入運營,5艘庫區客渡船成為湖北省首批標準新能源客渡船。

宜昌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披露,除了新建新能源船舶,該市還將深入推進「電化長江」,加快公務船、旅遊客船、磷礦運輸船電動化替代。

預計到2026年底,宜昌市綠色智能船舶製造產業鏈總產值將達到500億元,綠色智能船舶年建造量300艘以上。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郭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