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匯課堂·每天學一「點」㊾

「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是黨章對黨員提出的具體要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對侵犯群眾知情權行為作出處分規定。本條規定涉及多個方面的公開,關係黨員、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如果不按規定公開相關事項,則屬於侵犯群眾知情權。

隨著時代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公共決策、關心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積極性日益增強,對各級組織發布信息的廣度、深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實行黨務、政務、廠務、村(居)務等事務公開,把權力放在陽光之下,置於群眾監督之中,使人們了解權力運行的規定,看清權力運行的程序和結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對於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執政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黨員、幹部常常忽視群眾的知情權,想起來就做,想不起來就不做,其中有的是對相關政策學習不到位,也有不少是思想上不重視、不上心。比如,有的黨組織信息公開不完整,程序不規範;有的基層黨組織不執行有關信息公開規定,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中,既不及時組織召開村組幹部會討論、村民代表會評議,也不向群眾公開公示等。

《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關於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其控股企業深入實行廠務公開制度的通知》《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等規定,對黨務、政務、廠務、村(居)務等事務公開的內容、範圍、程序等事項作了詳細規範。黨員、幹部要按照規定做好黨務、政務、廠務、村(居)務等事務公開,把權力放在陽光之下,置於群眾監督之中,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同時,應當注意本條既適用於黨組織,也適用於黨員。除了黨務、政務、廠務、村(居)務外,還存在學校校務公開、醫院醫務公開等事務公開制度,均有相應的規範性文件對其內容、形式進行規範。如果不按規定公開,均屬於侵犯群眾知情權,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可以依照本條規定追究黨紀責任。

策劃:潘青松

統籌:張超 朱威

整理:周莉娜

製圖:葛逸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