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視角】走近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提燈天使」 | 新華社

「提燈天使」是對護士的愛稱。在第113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新華社記者走近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三位不同年齡、不同崗位、不同性別的「提燈天使」,講述他們的護理故事。

「75後天使」樊榕榕

真心對待每一名患者

真誠對待每一名護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外科科護士長兼胸外科護士長樊榕榕今年45歲,從事護理工作已經24年。目前,樊榕榕負責外科16個區域14個科室的護理管理工作,管理近500名護士,同時還擔任一些教學和科研任務。

  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樊榕榕用真心對待每一名患者,努力做有溫度的護理管理者。她覺得作為護士和護理管理者,需要從根源上去幫助病人解決問題。不僅要執行制度,還要站在病人和家屬的角度去幫助他們。「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真心對待每一名患者、真誠對待每一名護士,這是我對自己職業的要求」,樊榕榕說。

與醫生、護士一起參加早交班。

在護士早交班上交待事宜。

查房時為病人調整病床角度。

查看病人的管路情況。

和術後病人交談,講解注意事項。

和同事一起配藥。

為護士們講解如何使用數字化胸腔引流系統。

指導學生畢業論文

主持外科護士長會議。

「85後天使」王婷

管理到一粒塵埃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血液科副護士長王婷今年34歲,從事護理工作11年。她選擇護理行業初衷是為了能夠好好照顧家人,然而如願加入了護理行業後才發現,自己留給家人的時間並不多。

  王婷工作的血液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是一個特殊的治療環境,沒有家屬陪護,患者所有治療和照顧都由護士完成。為了保護患者,血液科護士的工作需要「管理到一粒塵埃」——每個物品都要進行消毒,進出層流室,護士們要一遍遍穿脫隔離衣,一遍遍摘戴手套。層流室護士一般每人負責兩位病人,每個層流室每天進出30餘次,光更換手套就需要上百副,只為將患者感染幾率降到最低。

  王婷說,從業這麼多年,觸動心弦的瞬間很多:有一位小朋友2歲時因視神經損傷失明了,再也看不見自己的爸爸媽媽。7歲時,這位小朋友因血液疾病來到人民醫院,在大劑量的化療下,她從來不喊疼、不喊難受,懂事到讓人心疼。她用手感受身邊的人,也用小手的撫摸表達喜愛與依賴。正是這份情感讓王婷感覺到被需要,讓她堅定了自己必須付出更多,儘力幫助這些特殊患者儘快好起來。

  「我覺得護士這個職業就像一束光,照亮生命,溫暖病患。」王婷說。

進入層流室準備為患者晨間護理。

在層流室內了解和評估患者的狀況。

在無菌超凈台為患者配置靜脈輸液。

王婷(左)在層流室內與同事核對患者口服藥。

王婷(左)在層流室內與同事為患者準備輸液用物。

給患者更換靜脈輸液藥品。

對準備入院患者和家屬進行宣教、交待入艙注意事項。

給患者送午餐。

給患者發放午餐。

王婷在護士站查看醫囑。

在層流室外擦拭抗菌圍簾

和同事參加早交班。

「95後天使」陳秀春

護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

今年29歲的陳秀春是手術室的男護士,身高1.83米的他從事護理工作已有5年。因為哥哥姐姐都是醫生,他從小耳濡目染,最終選擇了護理專業。

  作為一名年輕的手術室護士,在護士長和老師們的指導幫助下,陳秀春已經能夠勝任大多數手術的配合工作。手術前,他準備好手術所需物品,核對病人信息、手術部位和手術用物;手術中,他與醫生默契配合,快速準確地傳遞器械。臨床工作之外,他還積极參与科研和教學工作,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

  雖然護士以女性居多,但陳秀春認為,基於自身身高優勢以及耐心、細緻等特點,自己非常適合這項工作。當患者手術結束安全推出手術室時,當患者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逐漸康復時,他非常有成就感。

  「護士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我覺得這是我選擇的最棒的職業!」陳秀春說。

手術前準備手術器械包,1.83的身高此時很有優勢。

手術前準備手術器械包,1.83的身高此時很有優勢。

手術前進行外科手消毒。

手術前準備器械。

手術前輕聲與患者交流,為患者蓋上保溫毯。

在手術中配合醫生操作。

在手術中配合醫生操作。

和同事一起參加早交班。

在早會上分享操作經驗。

早餐,難得的輕鬆時光,

時空交錯中

天使使命永恆

一代代「人民」護士

始終堅守始終拼搏

人民天使  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