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奮勇爭先?湖南省省長答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盧盪 代睿

「現在,長沙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我們常講一個規律,凡是年輕人喜歡的城市,一定有活力,有美好的前景,長株潭地區的發展態勢非常強勁……」5月10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對封面新聞記者說。

5月10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湖南省省長毛偉明出席並答問。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盧盪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湖南如何乘勢而上、奮勇爭先?毛偉明回答了封面新聞記者提問。

今年3月20日,「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強調,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中央有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研究提出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政策舉措。會議要求,地方黨委和政府要扛起主體責任,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重點工作任務、重大改革事項落實落地。

「湖南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按照會議精神,特別是要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上奮勇爭先的要求,將保持勇於進取、力爭上遊的奮進姿態,擔負起『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使命和責任。」毛偉明說,「如何奮勇爭先?我認為應該在三個方面做到。」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攝影 徐想

一是在增強經濟「貢獻度」上奮勇爭先。湖南在全國版圖中處於中部,戶籍人口7300萬,居全國第8位,去年經濟總量在全國第9位,國土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在全國第10位。

「我們經常講『八九不離十』,湖南處於這樣一個區位和經濟地位,應該在全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有所作為。我們將始終抓住增長極和增長點『兩增』,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樣才能助推中部地區崛起。」毛偉明說。

他表示,中部地區用的是「崛起」,長江經濟帶用的是「發展」。「我們認為,『崛起』就要超過一般發展水平,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增長極的培育上,加快長株潭一體化,力爭到2025年長株潭的經濟總量達到2.5萬億元。」

「現在,長沙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我們常講一個規律,凡是年輕人喜歡的城市,一定有活力,有美好的前景,長株潭地區的發展態勢非常強勁。」毛偉明透露,將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躍升,使之成為中部重要的增長極。同時,著力打造北斗、新能源、文化旅遊等新增長點,形成中部地區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是在提高功能「承載度」上奮勇爭先。毛偉明說,湖南素有「魚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將抓住有利條件,發揮比較優勢,在建設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與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也就是中央賦予中部的「三基地一樞紐」的要求上提高承載度。

他還以「魚米之鄉」舉例說,湖南糧食總產量多年來都超過600億斤,去年達613億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第一,油茶種植面積和產量也是全國第一,為中國人的飯碗裝上中國糧作出了湖南貢獻。作為「有色金屬之鄉」,湖南硬質合金材料約佔全國的四成,先進儲能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全國領先。要不斷攻克前沿技術,力爭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到8000億元,為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作出更大貢獻。

三是在擦亮綠色「顯示度」上奮勇爭先。毛偉明說,湖南森林覆蓋率接近60%,有163公里長江岸線,「一江一湖四水」是打造美麗湖南的主戰場。「我們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好一江碧水』的要求,使湖南流向長江的水是一江碧水向東流。」

談及「產業生態化」,他認為,要使產業具有更多的「含綠量」「含金量」,體現環境友好、轉型升級。談及「生態產業化」,他表示,主要是在探索「兩山」轉換通道,還有「生態+旅遊」「生態+健康」等新業態上多下功夫。

「我們講要實現『四美』,哪『四美』呢?就是綠色產業之美、綠色生態之美、綠色文化之美、綠色制度之美。」毛偉明表示,制度也是有美感的,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圍繞「一江一湖四水」,實行更多的良治和善治,讓制度成為美麗湖南建設的重要保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