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炒作:這兩國比我們更能感受到中國「狂風」

(觀察者網訊)據德新社5月2日報道,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1日開始為期一周的訪問行程,目的地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重點討論安全政策和氣候保護問題。她稱,出於戰略和經濟原因,該地區對德國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

據報道,德國政府已經決心更多地參與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事務,下周將第二次派遣一艘軍艦前往那裡進行訓練。貝爾伯克稱,「歐洲的安全也取決於印太地區的安全,反之亦然。如果國際和平秩序在世界的一側受到壓力,那麼世界另一側也會崩潰。」

她渲染稱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比我們更直接感受到這陣猛烈的狂風」,有許多打交道的經驗。

貝爾伯克(資料圖) 圖自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4月11日,紐西蘭外交部長彼得斯(winston peters)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簽署聯合聲明,重新承諾了兩國之間的「歷史性夥伴關係」,以及「法治、民主和人權」等支撐這一關係的準則。美媒渲染稱,紐西蘭現在的中右翼政府於去年年底上任,在所謂「中國威脅論」背景下,紐西蘭正尋求與澳大利亞、美國和英國等「志趣相投」的西方國家深化關係,並面臨著與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對抗風險。

「所有這些合作明顯針對中國。」紐西蘭地緣政治分析人士傑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認為,「如果紐西蘭『飛得離太陽太近』(註:形容貪得無厭),並繼續簽署這類協議,中國可能會給它一個教訓。」

但在德國外長炒作澳大利亞、紐西蘭「對華經驗」之際,紐西蘭總理拉克森(chris luxon)上周在完成對東南亞三國國事訪問後的記者會上,提到了未來在亞洲的經濟合作部署。他表示希望加強與台灣地區的貿易聯繫,但出於尊重「一個中國」政策的考慮,他明確表態稱排除在任期間對台灣地區進行訪問的可能性。

今年恰逢中新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紐西蘭副總理兼外長彼得斯近日表示,中國是紐西蘭的重要合作夥伴,兩國關係取得長足發展。新方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期待雙方進一步密切高層交往,加強經貿、教育、文化、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深化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推動新中關係在下個10年乃至50年實現更大發展。新方歡迎中國留學生和企業家來新留學興業。

而彼得斯的德國同行本想在去年八月來訪,貝爾伯克還強調澳大利亞、紐西蘭都是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財政支持的非北約國家之一。但在阿布扎比中途停留後,因為政府專機出現了一系列機械問題,貝爾伯克不得不取消行程。

重新安排的出訪行程與之前略有不同。她於周三前往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周五晚上前往紐西蘭奧克蘭市,周日從那裡前往斐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