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不許中俄合作,普京用行動說話,歐洲多國做選擇:賺錢更重要

最近俄烏局勢又隱約有了升級的趨勢,究其原因還是美國在援烏法案上鬆了口,並且向烏克蘭提供了陸軍戰術導彈系統、f16戰機等武器裝備,其他北約成員國也都準備繼續軍援烏克蘭。

俄羅斯方面已經撂下話,稱他們不排除為了俄羅斯安全而擴大緩衝區,這個意思就是,烏克蘭要損失的地盤還會進一步擴大,這樣一來這場衝突想停止就更難了。

所以到底誰才是讓俄烏戰火持續兩年多的罪魁禍首,不用多說,美西方在這裡賊喊捉賊實在是可笑。

北約秘書長要求中國在西方跟俄羅斯之間二選一,但我們不會這麼做,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友誼經得起考驗,不管美國和北約上多少眼藥,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確定要在5月份訪問中國,中俄各個層級的交流互動不斷,貿易合作和之前相比也更上一個台階,這些足以說明美西方的盤算落空了。

中國跟西方國家的合作雖然遇到了一些挑戰和威脅,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明事理、有遠見的國家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比如前不久率領「豪華天團」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他上任之後跟著美國混了一段時間,說是亦步亦趨也不為過,現在可能是發現了中德關係穩定對貿易合作影響的重要性,在訪華期間特意把兩個對華態度不友善,甚至是稱得上惡劣的官員留下看家,免得壞事。

除此之外還有法國,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丹迪涅日前受邀訪華,跟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舉行了會談,期間雙方簽署了一份框架文件,決定建立中法兩軍戰區間合作對話機制,進一步深化兩軍互信合作。

在當前世界動亂不安的大背景下,這項合作來的很是時候。其實法國一直都想帶領歐洲擺脫美國的陰影和掌控,此前馬克龍就呼籲歐洲不應事事跟隨美國的腳步,要有自己的「想法」。

前兩天他再次發出警告,稱「歐洲可能會消亡」,除非歐洲能實現戰略自主。目前距離歐洲議會選舉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馬克龍已經按捺不住表露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考慮換掉現在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換一個更願意為歐洲利益考慮的人上台。

馮德萊恩在任期間做的一些決策不僅不能給歐洲帶來利益,反倒增添了不少風險,尤其是在俄烏問題上,馮德萊恩的立場和美國拜登政府如出一轍,馬克龍自然是不滿的。

德國和法國是歐洲比較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大國,他們的態度很能說明問題。

除了德法,匈牙利跟中國的關係也不錯。24號,我國外長王毅在北京同來訪的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舉行會談,中方高度讚賞匈牙利能排除干擾,堅定深化對華合作。

接下來匈牙利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中國和匈牙利之間的穩定合作,勢必會在歐盟內部發揮表率作用。

還是那句話,持續發展的中國將為世界提供新的機遇,真正想實現和平、好好搞發展的國家,早就看清了這一點。

北約秘書長現在還在施壓中國「選邊站」,殊不知歐洲國家心裡都有桿秤,到底是要跟著美國混,三天餓九頓,還是要維持對華合作,做到全面開花,這個選擇不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