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爾茨訪華,美媒:特朗普可能回歸,歐洲重新向中國靠攏

德國總理朔爾茨任內第二次率領政商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這本身只是中德之間的正常外交往來,但近日美國媒體卻表示,這次朔爾茨訪華,是因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贏得下一屆美國總統的可能性提高之後,歐洲國家開始重新向中國靠攏了。

把中歐關係的走近,歸因為美國國內的政治風向變化,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必須要指出的是,特朗普任期內,由於採取了全面的美國優先策略,不僅對中國,同樣也對美國自己的盟友,舉起關稅大棒,這使得包括歐盟在內的其它美國盟友,在特朗普時代,跟美國關係惡劣。

如今特朗普大有捲土重來之勢,歐洲對此有所擔心,並不令人感到奇怪。這其中,德國表現得尤為突出。

一方面,德國經濟本身就是歐盟經濟之中最依賴於全球化的,並且與中國等世界其他製造業大國經貿聯繫相當緊密,特朗普奉行的相對孤立主義,以及逆全球化,都是損害德國經濟利益的。

再加上歐盟兩大支柱中,法國相對獨立,沒有接受美國駐軍。而德國由於二戰的原因,國內是駐紮了大量美軍的,這些美軍的軍費由美德兩國分攤。但是特朗普對此非常不滿,認為美國駐軍德國,是為了保護德國,怎麼能由美國承擔一半軍費呢?

為此,早在第一個任期內,特朗普就希望德國提高軍費,多承擔一點駐德美軍開支。此前甚至有西方媒體報道,說特朗普放話,如果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國家,不為美國分擔更多軍費的話,那麼就算俄羅斯打上門了,美國也不會管北約盟友。

這種背景下,隨著特朗普捲土重來的概率越來越大,歐盟各國的確開始早做打算,這一點不假。

其次,特朗普是否當選,影響歐美關係,但未必能影響中歐關係,或者更準確一點來說,是不能影響中歐長期的戰略抉擇的。

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首先,拜登上台之後,推行所謂的「重整盟友體系」,積極的拉攏歐盟,想要「連歐抗中」,這從輿論和外交上,的確造成了歐美更親密的現象,但從實質的經濟層面,卻並沒有太過影響中歐之間的貿易往來。

過去這幾年,中國已經是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德國全國排名前十的企業,大部分都在擴展中國業務,就是對此最佳的印證。

既然不管是特朗普還是拜登執掌美國,歐洲企業都願意投資中國,德國都願意積極的跟中國發展外交關係,那怎麼能說現在朔爾茨訪華,是因為特朗普可能捲土重來,所以才親近中國的呢?

另一方面,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來講,中歐其實沒有根本性的利益衝突。雖然說歐盟的一些大國,也想要把自己的觸手伸張到亞太來,但那是因為眼下亞太地區正迅速的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歐盟要發展,要經濟增長,就只能順勢而為。

更重要的是,現實層面,曾經的「歐洲列強」早已衰落,現在已經沒有殖民時代操縱亞洲政局、從亞洲大量攫取殖民利益的能力了。

這種背景下,中歐之間就沒有了戰略上的矛盾,不像美國,本身也算半個亞太國家,要跟中國爭奪對亞太的影響力。

而既然雙方之間沒有本質的矛盾,那麼面對中國這麼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體,歐洲又有什麼理由不靠近呢?

從短期來看,特朗普或者拜登執政美國,或許會對中歐關係造成一些不同的影響和干擾,但從長期來看,接下來不管執政美國的是誰,中歐這兩個全球範圍內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並且合作能為雙方都帶來共同利益的經濟體,逐漸的靠攏,都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

最後,從美國的立場上來看,現在美國媒體,多少有點誇張的解釋,說朔爾茨訪問中國,是因為歐盟擔心特朗普捲土重來,因此提前靠近中國,其實有兩重含義。

第一自然是美國國內的兩黨博弈。說白了,大部分美國主流媒體,都是親民主黨的。這種背景下,一些美國媒體把中歐關係的靠攏,歸因於特朗普可能捲土重來,實際上是藉此來攻擊特朗普,為民主黨的選情造勢。

共和黨說民主黨執政對華「太過軟弱」,民主黨就說如果共和黨的特朗普當政,那麼歐盟等美國盟友,就都會倒向中國,不過是兩黨激烈黨爭之下,雙方互相潑髒水的表現而已。

其次,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拜登上台之後,美國其實在儘力的彌合和盟友之間的分歧,想要裹挾歐盟來對付中國,為此不惜引動俄烏衝突的爆發,加強歐盟對美國的依賴,和美國對歐盟的操縱。

但從實際效果上來看,歐美之間看似更團結了一點,法國總統馬克龍也不再說「北約已經腦死亡」,而說北約重新團結起來了,但實際上,雙方之間貌合神離,利益分歧越來越嚴重,是誰都掩飾不了的事實。

具體一點來說,世界經濟的盤子就那麼大,美西方國家過去靠剝削髮展中國家,維持自己的奢靡生活,美國吃肉,歐洲喝湯,大家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現在美國揮霍無度,在加上中國崛起,不再接受美國的盤剝,使得美國能從全球其它國家碗里搶到的飯變少了,這個時候,美國自然就不想讓渡利益給歐盟。

而沒有了利益上的牽扯,美國還想讓歐盟為了自己鞍前馬後,歐盟當然不願意。

而既然歐美之間利益分歧日漸加大,歐盟諸國基於自身利益尋求跟中國發展經貿外交關係,美國想阻止而阻止不了,自然難免警惕。現在說因為特朗普要捲土重來,所以德國靠攏中國,不過是對此無能為力的借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