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深夜11時36分,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本·拉登被美軍擊斃。
至此,這場持續了10年之久的通緝追蹤,終於畫上句號。2996名在9·11恐怖襲擊中的喪生者,終於得到一個交代。
另一頭,在獄中,美軍還在審訊本·拉登的3位妻子,想要再從她們口中獲取一些信息。
讓審訊人員沒想到的是,拉登的妻子們,從持續的沉默,發展到抓臉、薅頭髮,扭成一團。她們之間的年齡差,看上去像奶奶和孫女,對罵起來那是一點也不帶猶豫的。
一個罵道:「她就像個妓女,每天巴不得24小時要找他尋歡。」
另一個罵道:「她就是嫉妒我受寵愛,是她,為錢出賣了我的丈夫。」
不過,雖然她們彼此痛罵對方,但從她們口中自始至終都沒透露出任何與拉登有關的信息。哪怕拉登已死,她們卻還在彼此爭風吃醋。
看來,她們對拉登,的確是真愛。與其他富豪家庭不同的是,她們愛拉登,還真不是因為拉登的財富。
拉登雖富,可他的死,多少也和他的「摳」有些關係。
如果拉登當初捨得花錢給妻子們添置一台烘乾機,不知最後的結果會不會有些不一樣。
本·拉登的原生家庭,富得流油。
1957年,他出生於沙特一個建築富商之家,老拉登和沙特王室的關係很親近。1968年老拉登去世後,本·拉登繼承了3.5億的財富。
但這絲毫熄滅不了本·拉登心裡那顆憤怒的火種。當他看到海灣戰爭後,沙特抱緊美國大腿的行為,他索性把更多鈔能力,都砸在了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建設上。
他的這些憤怒火種,也嚇跑了兩個女人。
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加尼姆。1974年,17歲的本·拉登和14歲的加尼姆結婚,雖然沒什麼太深的感情,但加尼姆還是為他生下了11個孩子。
9·11事件後,加尼姆帶著孩子離開阿富汗,沒有陪在本·拉登身邊。
本·拉登的第二位妻子赫蒂徹,來自沙特一個頗具聲望的家族。也因為覺得與本·拉登一起生活太過於擔驚受怕,赫蒂徹很早就提出了離婚。
真正一直陪伴本·拉登,對他痴心不改的,是他後來娶的三位妻子。一位叫凱利亞,比拉登大8歲,是位兒童心理學家,為了嫁給拉登,放棄了原有的職業。
另一位叫西哈姆,與拉登同齡,是拉登幾個妻子中學歷最高的,擁有古蘭經語法博士學位,經常替拉登編輯演講稿和書寫宗教宣言。
但要說拉登最寵愛的是誰,無疑,他和大多男人一樣,喜歡年輕的。本·拉登最喜歡的妻子叫阿邁勒,來自葉門,17歲嫁給他,比他小了27歲。
阿邁勒雖然年輕,但對本·拉登的崇拜和狂熱,一點不比其他妻子少。9·11事件後,拉登出於安全考慮,原本將阿邁勒送回了葉門,阿邁勒在家鄉待了一段時間後,堅持要來到拉登身邊陪著他。
這一陪,陪出了問題。
9·11事件後,曾數度傳出本·拉登去世的消息,有說他死於腎病的,有說他死於地震的。不過,每次這種謠言剛傳出沒多久,本·拉登就會發出視頻,親自上場打假。
那時的拉登,藏身於阿富汗山區和巴基斯坦北部,被美軍地毯式搜索,但始終逮不到他一根毛髮。
雖然沒被美軍逮到,不過,拉登也不是真的鋼筋鐵骨,他也有心疼人的時候。
三位妻子都鐵了心要跟著自己啊,尤其是阿邁勒,那麼年輕,拉登覺得自己還是挺離不開她的,也不能讓人家整天跟著自己鑽山洞不是。
2005年,本·拉登讓自己的信使兼保鏢易卜拉欣找地方建座大house。
易卜拉欣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以自己的名義買了塊地,找人蓋了棟三層樓的「堡壘」。
光是這座「堡壘」的圍牆,就有5.5米高,豎著鐵絲網,基本看不到什麼窗戶,就連頂樓露天陽台四周都還有高牆圍著。樓內第一層和第二層,每層分別有四間卧室,每間卧室都帶有配套浴室。而頂樓,除了卧室和浴室,還有書房,供拉登本人使用。
不過,整棟建築里沒有電話線,沒有互聯網,這也是本·拉登為什麼可以隱藏那麼久的原因,因為美軍根本無法定位到他。
在這棟房子附近,還有一小片農場,裡面種著蘋果、葡萄和蔬菜,還養了些蜜蜂,以及家禽牲畜。
房子建好後,易卜拉欣和弟弟兩家,一共11人,都搬了進來。不過,他們沒有住在主樓里,只是住在主樓旁的附屬建築中,為了掩護真正住在這裡的拉登一家。
這一大群人和附近居民有一個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垃圾從來不扔,都是在家中焚燒乾凈。
每次易卜拉欣要向外界傳遞什麼信息,都會到市區里使用公共電話亭。他的手機也會將電池拔掉,以防被人跟蹤。
就在這幾年中,阿邁勒也為本·拉登生下兩個孩子,兩次去到醫院,用的都是假身份證。為避免露出馬腳,阿邁勒總裝成耳聾,這樣就不需要與他人交流。兩次生孩子,她都只在醫院待兩三個小時,生完就走。
可即便本·拉登和他周圍的人小心至此,還是因為一處疏忽,被中情局給盯住了。
2010年8月,易卜拉欣在市區活動時,被中情局安插在巴基斯坦的線人注意到,跟蹤他,找到了本·拉登的藏身地。
這棟建築本身存在兩個非常大的疑點。一是沒裝電話線,也沒有互聯網服務,二是幾乎沒窗戶,連露天陽台四周還圍堵了高牆。
按理說,能建造這麼一棟大house的人,不可能沒錢裝電話線和互聯網。顯然,這當中藏著秘密。
再加上這戶居民家從來不見往外放任何垃圾,而其他鄰居們都是將垃圾放在門外,以便定期被收走。
但真正讓中情局確定拉登就居住在此的,還是因一根晾衣繩。
中情局注意到,這個院子里的晾衣繩上每天都掛著男裝女裝,還有兒童衣物和尿布。按易卜拉欣之前申報的家庭常住人口數,這戶人家只有11人。但從晾衣繩上的數量來看,顯然不止這個數。
中情局的估計確實沒錯,除了易卜拉欣和弟弟兩家人,本·拉登和三個妻子,以及他們的8個孩子、4個孫子,都居住在此。人數,遠超11。
2010年12月14日,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中情局局長向奧巴馬出示了這些證據。中情局特工始終沒能捕捉到一張本·拉登的清晰照片,但他們也始終沒能找到證據,來說明本·拉登不住在那裡。
奧巴馬被說服了,一場耗資巨大的行動開始安排起來。為了一擊即中,美國動用的成本,相當驚人。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一共動用了4000多名情報人員,耗費了10年時間,展開追捕拉登的計劃。
當確認拉登住所後,前後一共數十次出動無人機和衛星,對其周邊進行偵查。
他們利用衛星繪製出拉登住所的基本結構,包括許多細節,也沒有遺漏。並且還以1︰1形式還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成訓練基地,提供給海豹突擊隊員模擬作戰。
為了突擊成功,奧巴馬先後召開了5次國家安全委員會議,在三種方案中徘徊。
當時,美國國安團隊為奧巴馬提供的三種突襲方案,一是利用轟炸機突襲,二是繼續搜集情報以待良機,最後一種才是「海王星之矛」計劃,讓海豹突擊隊員進行突襲。
第一種方案容易造成誤傷,並且事後也難以辨認屍體;第二種方案不確定因素太多,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讓拉登發現,再次逃跑。奧巴馬反覆斟酌後,決定採用第三種計劃。
奧巴馬下定決心後,24名海豹突擊隊員就開始了嚴酷的訓練,反覆模擬。其中,這些隊員還經歷了一次「地獄周」訓練。
那一整周時間裡,他們有一場訓練整整持續了132小時,內容就是障礙跑和海中游泳。一周下來,突擊隊員的睡眠時間不超過4小時。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美國投入了各類保障人員近萬名,還將美軍人員用戰略運輸機空投在阿富汗美軍基地,40架全球鷹無人機和35顆衛星實時更新拉登住所周邊情況。
2架直升機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巡邏待命,還有2架直升機專門負責為執行命令的黑鷹直升機補充燃料。
美軍甚至出動了海軍電子戰飛機干擾巴方雷達和通信,巴方的空軍行動也遭到美方預警機監控,就連卡爾文森號航母都停靠在了海面上。
2011年5月1日深夜,兩架黑鷹直升機運載了24名海豹突擊隊員,悄然穿過拉登住所的草坪。由於之前情報部門的精確繪圖和模擬作戰,突擊隊員對這棟建築的一切,都相當熟悉。
攝像頭、電源、鐵門……所有警戒,一步步被突擊隊員摧毀,勢如破竹。
哪怕其中一架黑鷹直升機由於機尾撞到了牆上,直接報廢,整個行動仍舊有條不紊按計划進行。
當時,拉登和阿邁德從睡夢中被外面的動靜驚醒後,出於本能,阿邁德想要開燈,被拉登制止了。
他臉色慘白,喃喃道:「美國人來了。」
隨著一聲巨響,拉登知道,收割自己生命的人即將衝到面前。他想要轉身去拿武器,阿邁德也擋在拉登前面,想要拖延時機,但突擊隊員沒給他們這個機會。
阿邁德感到腿部一陣劇疼,被子彈打傷,隨即被拖到一邊。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深愛的丈夫,被兩顆子彈嵌入身體,其中一顆,直接穿腦而過。
拉登死後,阿邁德和拉登另兩位妻子,還有他們的孩子,都被關押。
美軍先是採用疲勞戰,不讓拉登的三個妻子睡覺。想從她們口中再得到一些信息。不過,這個方法不起效。
美軍又將她們關在小黑屋中,長期在黑暗中待著的人,很容易產生恐懼。不過這種方法,也不見效果。
美軍只得搬來老虎凳,這種凳子做得很奇特,向前傾斜,人坐在上面,姿勢很難受。可即便如此,美軍依然沒能撬開這幾個痴情女人的嘴。
後來不知是誰,想到了攻心,開始離間她們。審訊人員說,另一個人已經交代了,還換來了5000萬美元。
這下,一直不吭聲的幾個女人吵開了,互相攻訐。
年長的罵年輕的是妓女,年輕的罵年老的心存嫉妒,她們還互相指責對方,懷疑是對方出賣了拉登,最後發展到撕打、抓臉、薅頭髮。一場離間計,活活變成了尋情記。只不過,美方想要的信息,一句沒有。
要說,這拉登也算是有魅力的,人都沒了,幾個妻子還對他忠心耿耿,為他爭風吃醋。
可惜啊,如果當初拉登捨得出錢,買台烘乾機,是不是就不會被那根晾衣繩出賣。那樣一來,他們的恩愛,興許還可以再持續幾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