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變了?菲媒喊話避戰,馬科斯的姐姐警告:不許美干涉南海

南海問題上,菲律賓接二連三的發起挑釁,中方在維護自身主權利益的基礎之上,儘可能的保持了剋制,從未關閉對話談判的大門。然而馬科斯政府依舊不識好歹,甚至還揚言中國在「以大欺小」,這樣的指控無疑是極其荒唐的。以中菲的實力差距,中方若真想好好教訓菲律賓,菲方就不是運補船被水槍重創這麼簡單了。

馬科斯


對於菲方的無端指控,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菲方再三違背承諾,拒不拖走非法「坐灘」軍艦,還勾連域外勢力發起挑釁。菲方的所作所為,才是南海動亂的根源所在。

菲方一再無視中方警告,消耗中方的耐心,無異於自掘墳墓。菲律賓部分媒體以及政客已經嗅到了風險,紛紛向馬科斯喊話。據觀察者網報道,菲知名媒體《馬尼拉時報》於4月1日發表評論文章。文章表示,外國勢力一直在中菲之間製造衝突,他們並不關心菲律賓,而是聚焦於遏阻中國和平崛起。馬科斯政府為這些戰爭鼓動者鋪上最大的紅地毯,就是在將菲律賓推向戰爭。


汪文斌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菲律賓前議員弗朗西斯科·塔塔德。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間,他就曾在《馬尼拉時報》刊文,質疑當時的菲總統阿基諾三世美國勾連,當時菲方曾支付了高達2億美元的律師費,但這筆巨額資金卻沒有被記錄。他還否認了「國際仲裁庭」的合法性,稱這個組織並非聯合國系統的一部分。

除了弗朗西斯科·塔塔德撰文批評馬科斯政府配合美國製造地區衝突外,馬科斯的姐姐、菲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也公開表示,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過火了。她認為菲律賓應該拒絕外部勢力的「慷慨贈予」,因為無數事實證明,這份「贈予」是衝突的導火索。菲律賓的正確做法,應該是與地區國家對話,並與真正的盟友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馬科斯的姐姐、菲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


伊梅·馬科斯的這番表態,是對馬科斯近期允許菲國家海事中心接受外部捐贈的直接批評。不少分析認為,這是馬科斯為美國介入南海問題大開方便之門。美國給的「捐贈」,絕不是出於「好心」,而是有著特殊的政治目的。將菲律賓推向戰爭火坑,攪亂南海以牽制中國,才是美國對菲「捐贈」的真實意圖。

面對國內的理性呼聲,馬科斯是該好好反思了。在南海問題上,美國真的靠得住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烏克蘭就是現成的例子。馬科斯要清楚,以菲律賓的實力根本無法與解放軍對抗,正如杜特爾特所說的那樣,只需要10分鐘左右,中國的導彈就可以精確的落在菲律賓。


馬科斯與拜登


到時候美國只會作壁上觀,因為美國本就沒有下場意願,也清楚自己下場也未必是解放軍的對手。美司令阿奎利諾近期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即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達到了觸發條件,美國決策者們也會苦於該怎麼抉擇。言外之意,美國沒有下場替菲律賓對抗解放軍的打算。

無論菲律賓怎麼折騰,中國都絕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做絲毫退讓。是繼續配合美國玩火,將自己推向戰爭火坑。還是回歸理性,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分歧與矛盾,馬科斯要慎重考量。不過相信這些馬科斯都清楚,也許他在南海問題上反覆挑釁的目的,並非為了爭取更多非法主權利益,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