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任外長終於打通了王毅外長的電話,雙方談了什麼?王毅外長就半島問題表達立場後,尹錫悅的態度為何出現變化?韓國發出的對話請求,朝鮮是如何回應的?
在調整了部分關鍵崗位人員任命的尹錫悅政府,正對周邊外交進行重新規劃。就在2月6日,上任一個月左右的韓國新外長趙兌烈終於打通了王毅外長的電話。在通話中王毅外長指出,中國對韓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始終視韓國為重要合作夥伴,希望韓方恪守一中原則,維護好雙邊關係,共同抵制經濟問題被政治化。趙兌烈積極回應,稱韓方的「一個中國」立場沒有改變,贊同經貿問題不應該被泛安全化。雙方還就半島局勢交換了意見。
韓國外長趙兌烈
王毅外長表示,半島局勢事出有因,望各方都能保持克制,避免採取加劇緊張的言行,利用對話協商來解決彼此合理關切。就在中韓外長通完電話的48小時後,韓國總統尹錫悅就利用媒體專訪的機會做出回應。據韓媒2月8日報道,尹錫悅在面對媒體時,對朝韓關係表明了立場。尹錫悅稱無論朝鮮方面是否「棄核」,韓方都願意推動南北首腦會談,但這種過程需要「自下而上」,以免無法帶來實質性成果。
而對於朝鮮方面日前宣稱「放棄和平統一」,並將朝韓定義為「不同民族的敵對國家」這一做法,尹錫悅過去的強硬姿態有所放緩,強調應從朝方在軍事、科技、經濟等領域的動向進行審視,而非依照其政治主張進行判斷。諷刺的是,尹錫悅這番表態對比他上台之初,對朝展現出的極不友好姿態相比,顯得理性和友善得多,但此時的朝韓關係卻因他任內的所作所為發生了劇烈變動,尹錫悅的對話請求,並沒有得到朝鮮的積極回應。
尹錫悅
據鳳凰衛視2月9日報道,朝鮮方面明確指出,和平無法靠乞求和協商換取,戰爭也不會提前告知,倘若朝鮮遭到敵國侵略,必將作出「改變歷史的決斷」,用「佔領、平定其領土」作為國策。從朝鮮這番強硬且直接的回應,即是對韓國聯合域外勢力對朝鮮軍事施壓的嚴厲警告,同樣也是在為最後徹底攤牌做輿論準備。
造成當前半島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在於尹錫悅錯誤的對朝政策。事實上,尹錫悅曾在競選期間多次表示,要推動朝韓關係「實質性發展」,可是等到他入主青瓦台之後,朝韓關係其實是在朝著「實質性惡化」的方向滑落。尤其是坐落於朝鮮境內,象徵著朝韓統一的地標建築「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已經被衛星圖片證實拆除,這為今後的朝韓對話乃至朝韓和解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朝鮮閱兵
但是,就此斷定半島局勢將陷入無法挽回的局面,恐怕還為時尚早。朝韓之間的複雜關係固然有著歷史因素在裡面,但是大國博弈也佔據了重要位置。特別涉及地緣衝突議題時,最終掌握決定權的依舊是利益相關的大國。但眼下拜登政府的主要精力,已經從對外干涉轉變成內部黨爭,拿下2024年總統連任才是他的當務之急,這在無形之中為朝鮮創造出施展拳腳的空間。
結合美國在東歐、中東連續吃癟,朝鮮近期一連串的舉動,本質上也是一種施壓。通過倒逼美韓用更加務實的態度去處理半島局勢,來達到「以戰逼和」的目的。換言之,朝鮮方面越是極力展現出「拒統」的姿態,尹錫悅政府在處理半島事務時就不得不更加謹慎務實。朝韓以及半島問題的相關方,應當聽從中方的勸告,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彼此分歧,充分關切對方的合理安全訴求。任何極限施壓的行為,都無助於半島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