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群島位於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島之間,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來。占守島、幌筵島、新知島、得撫島及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等近40個島嶼組成了這個壯觀的群島群體,總面積約15600平方公里。擇捉島是這片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達到了3139平方公里。
千島群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殼運動頻繁。島弧瀕大洋一側形成了千島海溝,這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之一,其最深處可達10542米。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千島群島的火山活動十分活躍。各島嶼主要由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火成岩構成,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在這些島嶼中,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最北部的阿特拉索夫島上的阿萊得火山,海拔2339米是島群的最高點。
群島受季風影響較大,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潮濕。年降水量在600-1000毫米之間,為群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國後島產的大蟹、海參享譽全球,擇捉島則是捕鯨基地。千島群島扼守著「黃金水道」。其附近水域是俄羅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徑之一,也是俄羅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經之路。
四島擁有許多天然良港,這些港口港闊水深,可長年停泊大型船舶。比較有名的有色丹島上的斜古丹港,擇捉島單冠灣的年蔭港和天寧港。這些港口不僅是俄羅斯海軍的重要基地,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
日本堅稱南千島群島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俄羅斯則堅信南千島群島是他們的固有領土。在這場無休止的爭端中,日本對南千島群島的態度越來越強硬,甚至採取了對俄羅斯不利的政策。這些措施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像火上澆油般加劇了俄羅斯的憤怒。俄羅斯不僅中斷了與日本的和平條約談判,還邀請中國一起開發南千島群島,使日俄關係陷入冰點。
儘管爭端持續不斷,南千島群島的美麗與價值仍舊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它的豐富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如果日本政府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智,以和平、合作的態度與俄羅斯相處,並尋求共同開發南千島群島的可能性,那麼南千島群島的未來或許會迎來新的轉機。但如果日本繼續挑釁俄羅斯,採取激怒或威脅等手段,那麼俄羅斯政府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其對該地區的控制。這將使日本失去奪回島嶼的機會,甚至可能導致戰爭的發生。而戰爭的結果無人能預測,但願雙方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讓南千島群島真正成為一片和平與繁榮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