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換和平!美國1992年提出的巴以衝突解決方案,為何沒實現?

巴以衝突發展到現在,以色列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和談的誠意,美國曾經提出過一份巴以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最終沒能實現,這是為什麼?

一、美國提出巴以問題解決方案

巴以之間的衝突傳導到周邊國家,對中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美國也對巴以有過斡旋。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1992年上台後,曾經提出一個以土地換和平的方案,後來推動了奧斯陸協議的簽署。奧斯陸協議簽訂的背景是1987年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為了反對以色列自1967年以來對加沙地區的非法佔領和壓迫,巴勒斯坦人開始與以色列當局產生了持續數年的對抗。這場起義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

在奧斯陸協議簽署之前,以色列當局與巴解組織只有一些非官方接觸。1991年,在美國的主導下,中東和會在馬德里召開,基本確立了土地換和平的原則。1992年底,以色列政府和巴解組織代表在挪威奧斯陸進行了秘密會談。1993年,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與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在華盛頓白宮簽署了奧斯陸協議,這一份協議在當時被媒體稱為中東和平的希望。根據協議,以色列撤出加沙,加沙和傑里科地區獲得自治權。但是1995年,拉賓被以色列右翼分子刺殺,和平進程破裂。巴以重回衝突。

此後在長時間的衝突中,包括美國、中國等眾多國家在內,國際社會一般希望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巴勒斯坦國。至於為什麼以1967年邊界為準,因為那一年爆發了第三次中東戰爭,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被以色列佔領,國際社會對此不予承認。而且1967年邊界也是巴勒斯坦的底線。

二、兩國方案為什麼無法落實

紐約時報》曾經從四個方面談論過兩國方案為什麼不能實現。第一是邊界難以達成共識。國際社會普遍承認1967年邊界。但是從佔領加沙和約旦河西岸之後,以色列就在這兩地設置了大量定居點。如果按照這條邊界,以色列要將該地區交給巴勒斯坦。但是事實上以色列早就在加沙修建了隔離牆,將加沙變成了一座露天監獄。第二是耶路撒冷的特殊性。巴以都將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首都,兩國方案要求將其劃成東西兩部分。但是作為三教聖地的耶路撒冷根本難以做到清晰的界限劃分。

第三是巴勒斯坦難民的權益能否得到保障。從1936年到1939年大約有3232名阿拉伯人被殺死,還有329名猶太人被殺,另外還有135名英國人被猶太人暗殺。二戰英國在巴勒斯坦的駐兵達到八萬,但是依然無法控制兩族之間的仇殺和襲擊。經過多年的戰爭,巴以仇視情緒難以消除,巴勒斯坦難民得不到安全保障。最後一點是安全問題。兩國方案一旦落實,就意味著以色列對加沙軍事戰略的結束,加沙等地被包括哈馬斯在內的巴勒斯坦人接管,以色列人也擔心是否會遭到報復。而且以色列現在已經完全否認了兩國方案。

1月1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拒絕了美國關於落實兩國方案的呼籲,明確反對巴勒斯坦建國。並於20日在社交平台表示要對約旦河西岸進行「安全控制」,絕不會後退妥協。這是不考慮現實情況的言論,引起了多方不滿。哈馬斯清除不儘是因為以色列對加沙的壓迫,如果以色列不想自絕於世界,陷入無休止的衝突和襲擊中,就必須認清現實,落實兩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