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詞里的民生情懷」之二·點贊|「每個人都了不起」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

在每年的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都深情關切在各條戰線、各個崗位上奮鬥的追夢人,深情感佩「新時代奮鬥者的心血和汗水」。

「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鬥,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每一次對普通人的點贊,都凝聚著心繫民生的赤誠情懷,飽含著歌頌奮鬥的真摯情感。

「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線40多萬人移民搬遷,為這個工程作出了無私奉獻,我們要向他們表示敬意,希望他們在新的家園生活幸福」,在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致敬那些為國家重大工程作出奉獻的人們。

「長江兩岸綠意盎然,建三江萬畝大地號稻浪滾滾,深圳前海生機勃勃,上海張江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

「『慧眼』衛星遨遊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完成深海觀測,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十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多次點贊為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奉獻和付出的勞動者:「這些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干出來的,是新時代奮鬥者揮灑汗水拼出來的。」

每一次科技進步,每一項重大工程,都改變著中國的面貌,都造福著千家萬戶。「我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每一位建設者和參與者致敬!」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指出。

「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這既是對成就的讚揚,更是對人民的禮讚。

2022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並參觀項目成果展覽。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無數默默守護、無私奉獻、堅守崗位的無名英雄們。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點贊了許多閃亮的名字。

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提到了一輩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張富清。2019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全體代表,看到坐在輪椅上的94歲老英雄張富清,總書記俯下身,雙手緊握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說:「你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2019年9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張富清頒授勳章。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在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中,有守島衛國32年的王繼才,有為保護試驗平台挺身而出、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有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有為救火而捐軀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他們或捨生取義、浩氣長存,或為國盡責、無怨無悔,或為國爭光、百折不撓,「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銘記英雄事迹,點贊偉大精神,是讚揚更是激勵。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指出:「這一年發生的地震、洪水、乾旱、山火等自然災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讓人揪心,令人難過,但一幕幕捨生取義、守望相助的場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

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致敬新時代奮鬥者,惦念著「還有許多人在堅守崗位,許多人在守護平安,許多人在辛勤勞作」「無數追夢人還在奮鬥奉獻」。

「這個時候,快遞小哥、環衛工人、計程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還在辛勤工作,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中指出。

2019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前門石頭衚衕看望「快遞小哥」,得知大家年三十才能返鄉過年,動情地稱讚他們「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

2019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總書記在結束前門東區看望慰問乘車返回途中,臨時下車來到前門石頭衚衕的快遞服務點,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遞小哥」。新華社發

「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真摯的話語浸潤著煦暖的底色,也更加催人奮進。

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談到了之前回信的南開大學新入伍的大學生。牢記囑託,這群年輕人完成了從地方大學生到青年軍人的蛻變。這些年來,他們有的在軍營建功立業,有的退役不褪色,在「第二戰場」拼搏奮鬥,續寫絢爛的青春篇章。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從年頭到年尾,農田、企業、社區、學校、醫院、軍營、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獻了,也收穫了。」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心系著民生的進步,關心著人民的辛勞,牽掛著百姓的冷暖。

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於奮進者。只要有夢想,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

策劃:田俊榮、劉曉鵬、楊學博、姜贇

統籌:李翔、岳小喬

文字:于洋、錢一彬

編輯:鄭曉宇、王萍萍

校對:吳玥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