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街街道黨工委聚焦提升黨建引領力、條塊統籌力、發展凝聚力、民生服務力,發揮「黨建+」協同效應,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心共圓、同向發力,激發機關幹部職工工作動力,形成「有力度、有溫度、有速度」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激活組織力,鍛造黨建引領「動力軸」
提升組織領導。完善細化「班子對口聯繫社區、街道幹部定期下沉」工作制度,圍繞「黨委牽頭、分類施策、抓好治理、抓好服務」主基調,實施月度工作例會一匯總,季度推進會一通報,年度述職評議一考核的督導模式,不斷夯實各級黨組織抓基層治理責任,引領帶動公共機構、新經濟組織、新就業群體等融入基層治理。
統籌黨建資源。成立街道「大工委」、11個社區「大黨委」,將136家駐區單位全部納入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吸納公共戶單位黨組織書記98人任社區「大黨委」委員,推動社區與成員單位、企業及各領域黨組織有機聯結,讓基層治理「滿盤沙」變為「一盤棋」。
推進品牌示範。持續推動「一社區一特色」工作品牌創建,創新德緣社區多元融合黨建同心圓、西麗園社區「全科化」網格治理、春雨路社區「黨組織+」鏈式工作模式、馬街北路社區關愛「一老一小」守護「朝夕美好」等服務品牌。
提升統籌力,下活一線治理「一盤棋」
搭架子,構建一體化管理體系。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院壩黨小組」組織架構,每個居民區黨支部同步建設城市社區網格,鼓勵居民區支部書記兼任網格長,推動基層黨組織網路與社會治理網格「兩網融合」,做到同步建、同步管,雙融合、雙提升。
壓擔子,完善區域化管理機制。健全「1+9+x」網格化管理,實現105名五級網格員、422名「樓棟長」「十戶長」管理服務全覆蓋,形成「網格化管理—矛盾糾紛排查(信息收集)—研判預警—聯動處置化解」閉環管理,做到網格事務包干負責、網格服務上門代辦,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形成「叫得響、立得住」的基層社會治理「馬街經驗」,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3)」。
鋪路子,健全多元化服務模式。發揮「大黨委」優勢鏈接,調動轄區共建單位支持,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等資源為新就業群體打造暖心平台,組織其參與社區端午、火把節等活動,開展義診、社保政策宣講等服務。建立「騎兵志願服務隊」,積極引導騎手們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文明先鋒、流動哨點、平安使者」。
彰顯服務力,譜寫干群連心「新篇章
抓實服務隊伍融合。廣泛推動機關事業單位、「三新」組織等34個黨支部、172名黨員通過「一對一」或「多對一」形式參與轄區困難群體結對幫扶活動,共計40名困難群眾受助。組建「志願服務隊」「黨員先鋒隊」,組織集中服務19次,深入社區、企業開展政策諮詢、環境治理、普法強基、安全演練等志願活動。
抓實服務功能融合。以黨建引領優化營商環境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馬街街道黨工委、大漁社區黨委、百集龍黨支部發揮「黨建鏈」作用,共同開展「春城黨建新力量 助力居民再就業」主題活動,當好居民與企業的「橋樑」,讓轄區求職者與招聘企業「雙向奔赴」,助力26人成功求職,實現就業用工雙贏。
抓實服務資源融合。深入實施「五社聯動」,引入一批專業化、規範化的社會組織,有效回應居民精細化、專業化、個性化需求。在西麗園社區創新「交郵雷鋒」駐點服務解決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在春雨路社區以「公益+低償」的方式回應社區老年人在助潔、助醫、助浴及其他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需求。
昆明西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