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的一項重要經濟措施終於出來了——在多次重申「沒有錢」,削減政府部門,削減新的公共工程項目,計劃不再續簽已生效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減少能源和交通補貼政策後。
作為幫助該國陷入困境的經濟的緊急措施的一部分,阿根廷將比索貶值幅度將超過50%。在競選總統時,米萊多次批評阿根廷執政當局濫發鈔票,這導致了物價飛漲。
誓言在擔任總統後,將遏制惡性通貨膨脹,承諾廢除比索並用美元取代,以使阿根廷經濟重回正軌。可現在才剛剛上任,為何就不顧之前的承諾,反而要讓阿根廷比索再度貶值50%以上呢?
這是因為:
米萊和他的競選夥伴正計劃將阿根廷經濟「美元化」,準備要求阿根廷居民、企業和其他單位將其持有的所有比索兌換成美元,並為他們所有的資產和合同賦予美元價值。
現在的問題是阿根廷沒有足夠的美元來放棄比索。當大家都在拋售比索,搶購美元的時候,阿根廷比索的價值就會一落千丈,匯率必然暴跌。阿根廷的通脹只會變得更高,而不是被抑制住。
或許在米萊的原本設想中,阿根廷居民、企業等放棄比索,雖然會在短期內導致貨幣貶值,通脹再度高企,但只要成功將「比索完全替換成美元,那阿根廷的物價漲幅就有可能降至美國的水平」。
我想讓你們知道,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衰落之後,我們將開始重建阿根廷,重新描繪自由的理念,儘管我們將不得不忍受一段艱難時期,但我們將繼續前進——這是米萊在宣誓就職時對人群說的話。
想像很美好,用幣值更加穩健的美元,替換越來越不值錢的比索,替換在國際上無人問津的比賽,那阿根廷的經濟發展還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嗎?
可問題是,阿根廷不是美國,美元的發行權歸屬於美聯儲,不歸阿根廷掌管。阿根廷所有銀行的美元儲備加起來,也不夠居民去兌換啊。這種「供需失衡」,只會讓比賽再度暴跌,跌幅可能不止是米萊預測的50%。
比索預計會再度暴跌,對我國不利嗎?
當阿根廷比索將可能再度貶值50%以上的消息出來後,有網友擔心地表示:中國和阿根廷之前簽署的價值13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會出現重大損失——我們換到的比索不值錢了。
南生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這種擔心完全是杞人憂天。貨幣互換,本質上是「授信」,可通俗地理解成是「互相借貸」。
當阿根廷當局需要人民幣時,可向我國央行申請落實協議。假設是100億元人民幣,到期後,阿根廷當局再將這100億元人民幣本金歸還給中國,同時還要支付利息給我國。
這和我們中國老百姓、企業向中國的銀行申請貸款買房性質類似。借的是人民幣,最後還給銀行的還是人民幣,並且還需要支付利息給銀行——對我國央行來說,這怎麼會虧本呢?
其次,簽署的協議總金額和真正落實的借貸資金之間有著巨大的差額。目前,我國累計與40多個國家、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過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金額超過4萬億元。
但截止到今年9月末,這總規模超過4萬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中,境外當局實際動用的人民幣金額——也就是對方來向我國借錢總額卻只有區區的1171億元,佔比不足3%,啟用率很低哦。
我國實際啟用的比例還要更低,仍然是截止到今年9月末的數據,我國向境外當局申請「借來的外幣,摺合成人民幣只有34.3億元。數額之低,超出大多數網友的想像。
為什麼大家都熱衷於簽署協議,但卻不積極落實協議呢?原因上文已提到了,那就是:貨幣互換本質是借錢,借錢是需要支付利息的,不是沒有成本的。
貨幣互換協議,本質上是進行相互借貸的臨時性融資安排。當所在國出現外匯缺乏現象時,可方便地借貸外匯,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至於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對那些本來就缺錢,特別是缺少外匯的國家來說,執行貨幣互換協議後,最終還要支付利息,他們當然也是需要謹慎之。對不缺乏外匯的中國來說,象徵性地借貸一些,讓協議不成為空殼即可。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