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已成負責任大國!美國減少援助,德國卻要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



德國不讓俄羅斯贏得俄烏戰爭,要扛起軍事援助烏克蘭的重任了!德國總理朔爾茨稱: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減弱了,德國增加對烏克蘭的防務鬥爭的支持。德國越來越有擔當了!


德國總理朔爾茨多次承諾德國堅定地站在烏克蘭一邊,向烏克蘭提供無限期的軍事援助,只要有必要,德國就支持烏克蘭。同時,他還表態,俄羅斯只有從烏克蘭撤軍才有資格和烏克蘭舉行和平談判。


《烏克蘭真理報》12月9日報道,來自社民黨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德國社民黨代表大會上擲地有聲地說:「這場戰爭可能不會很快結束,在其他國家支持減弱的背景下,德國應準備好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必須由德國做出決定,這樣我們才能做到這一點。普京總統不能指望我們讓步!」


朔爾茨口中的其他國家主要是指美國。拜登政府向國會申請600億美元提供給烏克蘭,但遭到共和黨的反對,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的力度有所減弱了。



作為軍事援助烏克蘭的第二大國,德國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德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了,德國總理深知這一點,並且不僅不迴避,反而迎難而上,豪氣萬千,令人刮目相看。


朔爾茨強調:「通過入侵烏克蘭,俄羅斯結束了歐洲的安全,因此,應該明確歐洲的邊界將不再被武力移動。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做長期必要的事情,即繼續支持烏克蘭的防務鬥爭。」


朔爾茨指出:「俄羅斯帝國主義對德國的經濟後果產生了影響,對其他一些國家更是如此。儘管這是一個巨大的財務挑戰,但政府還是設法確保了良好的能源供應。」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不僅給烏克蘭帶來了史詩級的災難,也給德國的安全觀、憂患意識帶來了根本性的衝擊,並且終結了德國與俄羅斯的親密的特殊的雙邊關係,德國政府、政治家對俄羅斯的態度越來越惡化和強硬了,德國與俄羅斯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關係正常化仍是未知數。



德國政府說到做到,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截至2023年11月中旬,德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181億歐元的軍事援助,是僅次於美國的對烏克蘭第二大援助國(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44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在歐洲遙遙領先。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已經決定,將2024年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增加一倍,從40億歐元增至80億歐元。


此外,德國剛剛又向烏克蘭提供了新一批的軍事援助,包括彈藥、無人機、榴彈發射器和卡車,特別是70 MGW自動榴彈發射器首次交付給烏克蘭武裝部隊。


德國人做事一板一眼,不做則已,做就做得徹底!有人說,德國變了:對俄羅斯越來越鷹派了,同時,也變成負責任大國了。這是烏克蘭之幸、歐洲之福、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