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說過美國為了維持在中東的戰略布局,必須防止加沙衝突發展成阿以衝突。為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中東地區已經來回跑了三趟了。其實美國在中東不是沒牌可打,最好的一張牌就是哈馬斯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對立關係,以及伊朗系武裝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隔閡。
只要美國還能把阿拉伯國家籠絡在身邊,就能夠讓哈馬斯和其它伊朗系武裝孤軍奮戰。比如,當地時間11月1日,沙特國防大臣哈立德·本·薩勒曼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起討論了兩國如何加強兩國戰略合作,一同平息加沙地帶緊張局勢。約旦也要求美軍在約旦增加部署愛國者導彈,保護約旦領空。
雖然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熱烈握手了,但是伊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僅僅是走向關係正常化,絕不是構成反以色列軍事聯盟,伊朗系武裝在阿拉伯國家出手,或者發射導彈通過阿拉伯國家領土去打擊以色列,這些阿拉伯國家也是不接受的。
如果胡塞武裝的導彈進入這些國家領空,他們必然果斷攔截的,這一點還是要認識清楚。所以伊朗系武裝加強打擊,美國反而可以坐收漁利。
但是這也有個前提,就是以色列必須配合美國的企圖,必須在軍事行動上有所收斂,所以美方要求以色列暫停軍事行動,為「為調解留出空間」。對於這個要求,以色列予以堅決的拒絕。
而且這幾天以軍炸難民營所造成的巨大平民傷亡,和隨後聲稱是打算炸一名哈馬斯指揮官,地道塌了才造成100多平民死亡這種拙劣的解釋,也讓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顯得非常難堪。這還不說以色列炮擊了加沙的法國文化中心,法國要求以色列解釋。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措施強烈,要以色列豎起耳朵好好聽聽別人的勸告,要保持克制並保護平民生命安全。如果我們再看看聯合國的決議投票結果,也能看到內塔尼亞胡政府讓以色列處於前所未有的孤立狀態。
既然不能任由以色列這麼拆美國的台,美國現在可能也不得不出手教訓教訓以色列政府,告訴內塔尼亞胡該誰說了算。所以我們看到了美國的新態度,就是繼續支持以色列打擊哈馬斯,這個大方向不變。但是布林肯還特意和以色列反對派見了面,談釋放被扣押人員和兩國方案,這時候和以色列反對派談這兩個話題是什麼意思,內塔尼亞胡自己去猜。
另外,美國的《國會山報》透露,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備忘錄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備忘錄中表示,將不再允許其高級軍事領導人前往以色列。而且未經其批准,國防部也不得為美國國會那些議員訪問以色列提供支持。似乎已經在為切割做準備。所以有可能是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在這次衝突中輸得最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