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客戶引進的設備最終會變成「廢鐵」,那麼就應該讓他們花錢將這些設備回收回去。
這是當初在老美在市場消息透露,或將在未來半導體設備的維修零部件上卡脖子的時候,長江存儲CEO說的一番話。沒有料到的是,一語成讖,中國現有引進的設備真的有可能走到成為廢鐵的這一步。
據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接受採訪透露的消息來看,目前在美國主導下限制中國客戶引進先進晶元製造設備當中,已經進一步細化。而這些管制也和設備的零部件有關係。屆時,現有的先進設備遲早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一些故障,如果沒有辦法獲得零部件,那麼中國的晶元產業將進受到阻礙。很顯然,在所謂細化的管制之下,他們認為中國現有的設備遲早有一天會因為無法獲得維修的零部件,而變成「廢鐵」。
既然要在零部件上卡脖子,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ASML。
之前,市場消息就一直透露過,要對ASML出貨的光刻設備進行零部件上的卡脖子。當時,ASML並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只是表示當下的時機中,他們的出貨影響並不是很大。儘管是一個市場消息,但這個事情可能性極高,畢竟在後續的時間裡,由於ASML進一步獲得了荷蘭今年出貨限制範圍內光刻機的出貨申請之後,ASML提及到了這個問題,並表示不受限制的出貨。
本以為,現有引進的設備不用再遭遇後期維修的卡脖子了。但現在老美進一步收緊限制,並且公開發聲我們現有的設備遲早都會壞掉。可見,老美的注意打到了後期維修的零部件上。而個人之所以說首當其衝的就是ASML,是因為ASML在大陸的出貨佔比較高,與此同時在這兩天,老美又沒有經過荷蘭的同意,直接開始限制了另外一個型號的光刻設備。顯而易見的是ASML逃不開這一個劫難。
好在,荷蘭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們公開表明反對老美這樣的做法,因為這沒有經過荷蘭的同意。不僅如此,他們還打算要和歐盟進一步的洽談,想要歐盟出面來管管老美的那個下毫不顧忌自己盟友的操作。
從表面上來說,荷蘭的反對,再加上歐盟的可能入局,或許會讓老美之前組建的盟友團隊瓦解。很有可能如韓國半導體所言,老美繼續這樣下去,會引起其他盟友聯手打破限制的局面。一旦他們聯手起來,那麼老美的限制就算是孤軍奮戰,很難達成他們所想要的目的。但,如果從深層次來分析,或許荷蘭的反對,以及歐盟的進入並不會讓本質的限制改變多少。
一方面我們都很清楚,歐盟的態度一直都不算清晰,甚至在這個不清晰的過程中,還隱約有傾向性。要知道,老美的投資審查令、限制半導體設備等,歐盟在背後都有所動作。另外一方面,美技術霸權雖說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威懾力」,但並不是一點都沒有,尤其是對於當下在半導體內自主化並不如大陸半導體發展的一些地方,更容易受到美技術霸權的施壓。參考一下,華為和中興在歐洲市場上所遭遇的事情就知道了。因此,要想讓盟友局面徹底瓦解,就現在這把「火」或許燒得還不夠。
因此,個人認為我們應該早一點採取措施,解決未來半導體設備可能會變成「廢鐵」的局面,而不是對他們抱有幻想。對此,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