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友困惑:為何日本對中國水產品如此緊張?
上川陽子,日本新任的女性外相,剛上任就大放厥詞,把火點向了中國。這位東京大學出身、曾在哈佛留學的70歲高齡的政治家,本來應該有豐富的經驗和深思熟慮的戰略眼光。但她上任首秀的表現,可謂是令人費解。
【中國排海的背後邏輯】
首先,她在9月14日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中日雙方應努力推進構築有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咱們先不說這是不是場面話,但至少這句話傳達了一種善意。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接著她就轉身在核污水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強硬。她直接表示,日本將按計劃繼續排放福島核污水。而這個排污計劃,預計還將持續長達30年。
【中方的直接回應】
不只如此,上川陽子甚至還暗示中國因拒絕進口日本的水產品而是「不負責任的行動」。等等,這是怎麼回事?一邊說要推動中日關係,一邊又如此強硬地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想怎樣?
中國對這種小動作顯然是不會輕易放過的。在同一天,中國代表陳旭就在聯合國發表了評論,道出了一個簡單而直接的邏輯:「如果福島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這個邏輯,簡單、直接、一針見血。
【核污水問題影響不只是水產品】
其實,這件事引發了中國網友困惑的問題:為什麼日本對中國不再進口他們的水產品如此緊張?這完全是因為中國的市場份額重要嗎?當然,市場因素是其中一個方面,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如果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不妥協,其他國家也很可能會跟進,這對日本的國際形象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岸田政府的真正擔憂】
岸田文雄政府的真正擔憂其實並不僅僅是水產品出口,而是整體的國際形象和內政穩定。日本人自己都承認,這個核污水問題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國際聲譽,儘管他們已經投入數億日元來修復這一形象,但效果明顯不佳。
【日本面臨的風險】
更嚴重的是,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引發日本國內的不滿。目前日本國內不僅有多起訴訟,街頭抗議也是常有之事。考慮到岸田內閣目前僅有20%多的支持率,如果這樣下去,他們可能面臨被民眾推翻的風險。
【冒險的表態】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川陽子的表態其實是相當冒險的。她應該明白,與其挑戰中國,在這個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才是解決目前困境的真正出路。可惜,上川陽子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燒錯了方向,這樣的做法,只能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謹慎為上】
在當前這樣一個微妙和敏感的時期,日本應該更加謹慎,避免在不必要的問題上與其他國家產生衝突,尤其是與中國這樣的大國。但現在看來,日本新外相的首次亮相,不僅沒有緩和緊張局勢,反而讓問題更加複雜。
【合作永遠比對抗更有利】
在聯合國這樣的國際舞台上,你不可能指望對方會對你的小動作視而不見。如果你硬要這麼做,那別怪對方揭你的老底。上川陽子和岸田文雄政府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遠比一兩個記者會上的表態要複雜得多。因此,更明智的做法是回到談判桌前,而不是通過發表具有挑釁性的言論來製造更多的衝突和誤解。畢竟,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合作永遠比對抗更有利於長遠的發展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