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木
編輯/沐木
前言
俄烏衝突至今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美國成功拖住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目前雙方都已陷入僵持之中,但顯然美國並不滿足於此。
最近,美國開始對中國旁邊的國家投入大量資金,並且簽訂一系列條約協定,這不免會引起國際上對美意圖的猜測。
外媒報道:此舉難道是想在中國旁邊扶持第二個烏克蘭來威脅中國嗎?
美國的「狼子野心」
隨著「俄烏衝突」的不斷深入,戰爭使兩個國家的國民過得苦不堪言,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美國這個「攪屎棍」。
現在就連美國都承認,「俄烏戰爭」就是其一手操控的「代理人」戰爭,目的就是削弱俄羅斯的綜合實力。
經過美國的多次拱火,俄烏兩個國家目前只能死磕下去,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兩邊都在互相僵持著。
但事實上,烏克蘭從始至終也不願意捲入這場衝突中,而且他也有主動要求和談的意思。
但美國就很敏銳地能夠察覺到烏克蘭的想法,它會及時向烏克蘭運輸各種武器裝備援助,這就逼得烏克蘭不得不繼續反擊。
老話說:無利不起早。美國如此鼓動俄烏之間發生衝突,說明這裡面一定是有「油水」可撈的。
眾所周知,美國就是通過一戰和二戰成功發家致富的,可以說是妥妥的「戰爭販子」。
這一場俄烏衝突,美國可以說從中撈得大量的「油水」,可謂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最初美國鼓動俄烏開戰時,就已經預示著美國經濟的走向,美國大型投資銀行趁著俄烏衝突,烏克蘭市場混亂之時,通過投資烏克蘭債務大賺特賺。
美國在21年的戰爭時間內開支達到8萬億美元,而俄烏衝突爆發至今,美國對烏軍援已經高達數百億美元。
俄烏衝突的不斷升級也意味著,雙方在武器以及彈藥方面的消耗,將成倍地增加,這對俄烏雙方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
然而不管俄烏衝突誰能夠獲勝,在這場衝突中,一個絕對的贏家已經出現,那就是美國軍工複合體,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此次藉助俄烏衝突,美國是大發戰爭財,美國軍工複合體更是瘋狂收割戰爭財富。
美國給烏克蘭提供的軍援並不是免費的,所謂軍援,就是先賣東西再收錢。
最終這個錢還是要烏克蘭來出,只是暫時記在烏克蘭的賬上,也就是說,等仗打完了,美國還是要向烏克蘭收錢的。
那如果烏克蘭沒錢怎麼辦?之前美國稱凍結的俄羅斯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一部分錢將用來支持烏克蘭重建,剩下的首先要償還這些軍工的費用。
當然不止美國自身開支上漲,俄烏衝突爆發後,其他西方國家為了援助烏克蘭,軍火庫存也大大減少。
為了能夠保證國防安全,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向美國狂下訂單,美國軍工複合體利益可想而知,他們賺的錢可謂是「大風刮來的一樣」。
戰爭一開打,國際能源價格就會暴漲,而美國的石油財團自然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對美國來說這遠遠還不夠。
如果能把俄羅斯擠出歐洲市場,那麼美國石油財團就能壟斷歐洲能源市場,那將坐享幾十年的利益。
美國還暗中使壞,炸毀了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道,割斷了俄歐之間的能源紐帶,導致歐洲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價格大漲,美國又趁機從俄羅斯那裡賺了一大筆。
去年12月,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超過了卡達和澳大利亞。
歐盟官員之前計算過,俄羅斯的天然氣比美國要便宜得多,美國的戰略可能是迫使歐洲購買更昂貴的天然氣。
今天,烏克蘭國內擁有著大量的自然礦石資源,其中鈾礦石可采儲量在歐洲排名第一,烏克蘭也是歐洲第一大氨生產地,擁有歐洲第一大面積的可耕地。
在今年的7月3日,美國大型企業貝萊德宣布與烏克蘭一同成立「烏克蘭發展基金」,此舉是將免費接手烏克蘭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
根據相關部門報告顯示,美國企業將接手烏克蘭的能源、基建、電網、農業等涉及民生的相關國企。
這是因為烏克蘭戰後無力償還債務,而美國企業雖然不用花一分錢,但是需要蹄烏克蘭償還債務。
可以說美國已經牢牢地掌控住了烏克蘭,其手已經滲透至烏克蘭經濟、軍事、民生等領域。
如今美國支持烏克蘭這麼長時間來看,美國可能感到烏克蘭已經沒有「油水可撈」了,於是就只能另尋他國。
如果這次能夠成功培養「第二個烏克蘭」,美國就能從中獲得和烏克蘭一樣的利益。
中國的鄰居—蒙古國
前段時間,我國的鄰居蒙古國聲稱將與美深化一系列合作,並且雙方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協定。
對於蒙古國,國際上有一個笑話:聯合國五常關閉衛星後,能夠不靠外力就能找到其他兩常的就只有蒙古國了。
可以看出,蒙古國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歷史上的蒙古國是游牧民族統治的,它處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
蒙古國的面積非常大,是僅次於哈薩克的第二大內陸國家,但是可耕地少,並且還沒有海洋。
沒有出海口,這就成為了蒙古國發展的一大難題,這種限制也讓美國在蒙古國尋找經濟突破口變得非常困難。
或許是游牧民族天生就倔,他們根本不想維持現在的狀態,一門心思要開展對外貿易,甚至還想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於是就開始巴結美國。
這一舉動對於美國來說簡直就是送上門的好事,但是美蒙達成合作,對中俄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和警示。
蒙古國雖是一個內陸國家,雖然其擁有著非常豐富的稀土和煤炭等自然資源,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很難及時開採並且出口,這使得蒙古國急需外部合作來促進自身的經濟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對蒙古國的青睞無疑讓中俄感到不安。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近日對稀土出口實施了管控,這導致美國的稀土供應鏈受到了威脅。
根據美國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蒙古國擁有非常多的稀土儲量,也是世界第二大稀土生產國,這讓美國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將目光轉向了蒙古這個擁有豐富稀土礦藏的內陸國家。
近期,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與美國簽署了「開放天空」條約,這為美國飛機提供了直飛蒙古的便利。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美國向蒙古提供大量經濟援助和承諾,並協助其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和稀土精鍊廠。
然而,蒙古想要把稀土運送出去卻不容易,蒙古是個內陸國家,它的稀土礦藏位於其國土深處,運出稀土礦石需要經過中國或俄羅斯的領空。
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這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美國國防部現正準備在蒙古國建立專門生化實驗室。
據軍事學家研究,美國之所以會如此著急在蒙古國建立生物實驗室,是因為其在烏克蘭的實驗室被俄摧毀,並且還被俄羅斯公之於眾。
此時的蒙古國已經喪失了理智,盲目的相信美國,它根本就沒有想過建立實驗室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然而,儘管蒙古國與美國的合作日益加深,但蒙古國和美國永遠面臨著無法繞過的問題,那就是美蒙之間如何不通過俄羅斯和中國的領土、領空進行貿易。
蒙古國希望通過與美國的合作,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地位。但對美國來說,蒙古國可能只是中俄之間的「棋子」。
總結
對於蒙古的前景來說,如何在中俄之間保持獨立和平衡的立場將是一個重要的考驗。蒙古國的發展需要同中國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同時,蒙古國在與美國的合作中需要保持清醒,確保自己的國家利益不受侵犯。同時,蒙古也需要保持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友好關係,加強國內建設,才能真正實現民族獨立和發展。
蒙古國或許未能意識到,與美國過於親近可能會損害其與鄰國中俄的友好關係。
過度依賴美國,可能會讓蒙古國陷入地緣政治博弈之中,最終導致地區局勢的不穩定。相反,蒙古國應該審慎權衡,堅持與中俄兩國保持良好的鄰好關係,並在合作中發揮自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