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坦贊三國協約的簽訂,中國人終於頂著重重壓力接下了坦贊鐵路這項世紀工程
海口雖已誇下,對於中國能否修建好這條鐵路,英美各國從沒有停下他們的質疑,坦贊兩國總統自己心裡也沒有太多底氣
最終工程雖然順利完工,但後面的故事,似乎並未盡如人意...
坦贊鐵路的順利完工
與其他對外援助項目不同,坦贊鐵路的修建並不是中國一國的事情,在施工時期,坦贊兩國同中國之間進行了誠心誠意的合作,這是令三個窮國合力完成這項奇蹟般工程的根本原因
條約簽訂後,中國第一時間派出勘探隊完成了對於鐵路的勘探和設計,而坦贊兩國也沒有閑著
早在訂立協約之初,周總理就提出,為了不讓外國勢力詆毀中國援非有政治目的,援助坦贊鐵路修建的中國工程師隊伍必須少而精
在工程設計階段,相關人員預估為完成鐵路建設所需要的人力大在五萬人以上,而中國工程師隊伍的規模則長期保持在這一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坦贊鐵路剪影
除此之外的人力,則全部由坦贊兩國獨立負責,在坦贊兩國總統的共同支持下,一支規模龐大的黑人勞工隊伍被建立了起來
中國工程師在勘探設計之餘,還要負責對黑人勞工的培訓,這雖然增加了中國人的負擔,但從結果上而言,卻為雙方帶來了雙贏
1970年10月是坦贊鐵路正式開工的日子,在這一天,由中國工程師培訓出的坦尚尼亞鏟車司機列隊接受總統尼雷爾的檢閱
雖然此時鐵路還沒有正式動工,然而尼雷爾總統已經從這些皮膚黝黑的工程師身上感受到了那句中國古話「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他激動地向身邊的尚比亞總統卡翁達說「中國人與西方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們不止是把援助的項目交給我們,也把這個項目的建設、管理與使用方法交給了我們」
中非合作修建坦贊鐵路
中國工程師的技術輸出不僅給了非洲兄弟順利完工的信心,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擁有完成工程的能力,坦贊鐵路工程自此開始順利展開
第一階段工程是坦尚尼亞境內的975.9公里正線,這部分工程於1973年7月22日正式完工;而尚比亞路段,則在其第十一個獨立日前一天,也就是1975年10月23日順利結束
在英美的預計當中,中國即使能完成這項工程,工期也不會少於六年,而最終中國僅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信守承諾完成了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
然而完工背後,是中國付出的巨大代價
坦贊鐵路上隨處可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制
七十年代初的中國,正處在建國以來最為困難的一段時期,因為同時與美蘇兩國交惡,中國幾乎被排除在全世界的經貿體系之外
條約簽訂當年全中國的外匯儲備僅2.15億美元,這意味著即使全部外匯儲備都用於修建這條鐵路,這一點點資金也無法完成這項工程
並且坦贊鐵路因地處熱帶,還需要橫跨東非大裂谷,且因坦贊兩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下,其施工難度完全不亞於同一時期的成昆鐵路
中國最終舉全國之力,以超10億元人民幣的無息貸款為坦贊兩國修建了這條鐵路,在鐵路的修建過程當中,僅在坦尚尼亞路段,為鐵路犧牲生命的中國工程師就多達47人
後來為了紀念這些在異國他鄉失去生命的中國工程師,坦尚尼亞政府在達累斯薩拉姆近郊修建了一座「中國專家公墓」,隨著鐵路的完工,看上去這項工程終於能實現當初協約訂立時的夢想,為坦贊兩國帶來希望
可事情,真能如想像的這般順利么?
坦尚尼亞的中國專家公墓
陷入連年虧損的坦贊鐵路
在建設完工的同時,中國就應坦贊兩國要求,將一部分專家留在非洲,幫助仍未完全掌握鐵路技術的兩國妥善運營這項工程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對坦贊鐵路進行了超過15輪運營援助,後續資金投入超十億元,援助專家超2500人次
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坦贊鐵路不僅從未完全發揮她作為鐵路的潛力,並且運營狀況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坦贊鐵路設計之初,作為貨運鐵路的最大承載量是200萬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尚比亞銅礦貿易最為繁盛的時期,坦贊鐵路的年運輸量峰值也僅有127萬噸
隨著南非全面開放港口,以及非洲地區的公路運輸開始取代鐵路運輸之後,坦贊鐵路的貨運量更是一路下跌,2008年更是下降到37萬噸的歷史最低值
坦贊鐵路現狀
如此慘淡的運營成績不要說讓坦贊兩國賺回足夠償還中國貸款的資金,甚至無法覆蓋鐵路本身的運營成本
在2000年之後,坦贊鐵路的年均虧損額度高達300億坦尚尼亞先令,如此沉重的負擔不得不令坦贊兩國思考這條鐵路的未來,世界銀行甚至不懷好意地拋出了私有化計劃,坦贊兩國在充分考慮中國的態度與利益後,才頂著壓力暫時拒絕了世界銀行的這項提議
2011年1月19日,有鑒於坦贊鐵路的現狀,時任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宣布免除兩國在援建坦贊鐵路時,欠下的半數債務
而兩國也承諾將與中國保持合作,重新恢復鐵路的高效運營,以實現四十年前決定修建這條鐵路時就擁有的夢想
可是十年過去了,坦贊鐵路的現狀卻並未有多少好轉,頻繁的事故、稀少的列車數量與經常性的晚點,讓一些人將這條路稱之為「一條正在逐漸失去希望的鐵路」
如此看來,曾令人激動的坦贊鐵路工程,似乎是一項徹頭徹尾的失敗品
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沿線車站
鐵路帶給三國的真實收穫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么?中國修建坦贊鐵路對於中坦贊三方而言,難道都是只為了面子而做下的工程?每年的巨額虧損,難道真的在提示三國當年做出的決定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你真的信了這個觀點,你就中了西方人的圈套了
老一輩外交家的智慧,就在於能用錢買到本來買不到的東西
早在鐵路修建之初,中坦贊三國就都認可英美各國在評估中所得出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坦贊鐵路的修建是「不經濟的」
也就是說在鐵路還未正式動工甚至還未勘探設計時,三國就都清楚這條鐵路在未來必然會長期陷入虧損
那為什麼三國還要出力不討好,集中全部的力量修建這個賠錢貨?其真實原因是坦贊鐵路不僅能為三國帶來用錢買不到的東西,還能極大地打擊站在三國對立面的英美殖民勢力
坦贊鐵路是中非合作的範例
對於中國而言,這條鐵路最大的意義就是作為一個窗口,向非洲乃至世界展示中國人的誠意與實力
周恩來總理在發布對外援助的八條原則之後,各國對於中國的誠意與實力依然將信將疑,然而在坦贊鐵路完工之後,中國進行對外援助或建設,並收穫當地政治信任的難度,陡然降低了一個檔次
在坦贊鐵路之後,中國接連收到衣索比亞、肯亞等非洲國家的請求,完成了亞吉鐵路、蒙內鐵路以及本格拉鐵路等多項重大鐵路工程
而除了坦贊鐵路之外的其餘項目,都已經是能為中國帶來正向收益的商業項目,中國用坦贊鐵路在絕境中打開了整個非洲的大門,為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一系列外交戰略埋下了伏筆
而對於尚比亞而言,則讓他們徹底告別了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歷史
銅礦的開採與冶煉是尚比亞的支柱產業,其80%的資金都來自與銅相關的出口,然而尚比亞卻是一個沒有港口的內陸國
在坦贊鐵路修建之前,南非與莫三比克的殖民者都可以通過關閉港口,輕易拿捏尚比亞,在鐵路完工之後,尚比亞便可以安心地通過這條鐵路將銅礦經友好國家坦尚尼亞出海
尚比亞銅礦
坦贊鐵路最終讓殖民者不僅不能通過關閉港口「卡脖子」,反而要通過降低運費討好尚比亞,以避免他們徹底選擇坦贊鐵路作為銅礦的唯一出境地
對於坦尚尼亞而言,坦贊鐵路則讓他們帶領整個非洲獲得了解放
坦贊鐵路的完工為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聲望,在這項工程完成之後,越來越多的非洲人相信,依靠窮兄弟之間的精誠合作,非洲人自己也可以建設繁榮與富裕的新世界
在坦贊鐵路完工當年,非洲南部的莫三比克與安哥拉就先後獲得獨立,1980年,尚比亞的南方鄰國辛巴威宣布獨立;1990年同樣是尚比亞鄰國的納米比亞宣布獨立,整個非洲大陸獲得完全的解放
而尼雷爾本人也在此過程中收穫「非洲民族解放之父」的頭銜
許多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人物,在那時都曾將尼雷爾作為精神導師,並在坦尚尼亞接受過訓練,這些人包括穆加貝、穆塞唯尼、努喬馬、以及南非國父納爾遜·曼德拉
南非總統曼德拉
在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的故事中,我曾講過中國援阿是「升米恩,斗米仇」
然而在坦贊鐵路的故事中,那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則更為合適
雖然新世紀以來,坦贊鐵路的運輸量逐年降低,然而兩國政府卻從未忘記中國人在修建這條鐵路時,所展現出的巨大誠意以及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2022年8月10日,一座嶄新的紀念園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正式開園,而這座紀念園的主角,正是坦贊鐵路
尚比亞第七任總統希奇萊馬親自出席了開園儀式,並向為援贊而犧牲的工程師致獻花圈
不過我想你一定不會想到,在這一刻他的內心中所思考的不止有中坦贊三國在過去用鮮血凝結成的友誼,還有坦贊鐵路本身的「未來可期」
尚比亞坦贊鐵路紀念館旁的陵園
其實坦贊鐵路之所以陷入運營困境,有一半原因都要歸結於兩國極低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坦贊鐵路在建設之初就是客貨兩用線路,然而因為兩國城市人口比例極低,客運業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接近空白,尚比亞的銅礦貿易幾乎完全決定了坦贊鐵路的現狀
可是隨著鐵路的建設完成,一系列新興城市圍繞鐵路建設了起來,從1976年到2021年,尚比亞的人口數量上漲幅度接近300%,城鎮人口更是上漲了十倍以上
近年來雖然鐵路的貨運業務依然萎靡不振,不過隨著人口數量與經濟水平的雙提升,坦贊鐵路的客運業務終於有了起色,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中,這項世紀工程終會重煥光彩,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