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伙,德國讀書6年,娶178公分媳婦,發現德國有一半人不結婚
作者:肖寒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科技發達,百姓安居樂業,其實真實的德國並非完全是這樣,德國人在歐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是一個很奇特的村子,他們做事很教條主義,所謂的嚴謹,有時候我認為是刻板,但從做事態度上來說,德國人確實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出去出差,基本上會帶很多襯衫和領帶,也許鞋子和褲子不帶,但襯衫肯定不會只有一件。
我在德國讀書了六年,完成了本科和碩士課程,之後也娶了一個比我還高兩公分的德國媳婦,足足178公分。
在這個國家生活久了,你的節奏就會慢下來,德國人不喜歡加班,但喜歡上班,很多德國的普通工人,在公司可以工作一輩子,這種事情很常見,但在國內幾乎能做到的寥寥無幾,除非是在國企。
而去德國留學、生活,這也和我的家庭有一定的關係。
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早年也在德國讀過碩士,在父親讀碩士的時候,我才4歲,不過那個時候我就接受了很嚴格的教育,媽媽也是大家閨秀,外公當時是大學老師,所以從出生就比很多人要優越一些。
隨著長大,爸爸也回國參加了工作,而在童年時期,除了學習還有修養方面的提升,爸爸是一個很嚴肅的人,幾乎在他的臉上看不到笑容,而媽媽也是屬於知性優雅的女人,不苟言笑,但卻時刻能夠感受到對我的疼愛。
從小到大,似乎感受不到太多快樂,可能長時間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便是我的快樂所在吧。
在爸爸心中,我必須努力學習,只有好的成績,才能對得起他對我的培養,而我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十名。
高中畢業後,就被爸爸送到德國留學,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會說三種外語,但真正到了德國,發現自己的語言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生活方式不同,起初過的很艱難。
每次和媽媽通電話,都想回國,媽媽也是一直不厭其煩的鼓勵我,堅持下去,未來可期,當然,真的讓我回國讀書,可能自己都不會樂意,畢竟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去了德國,臨陣逃脫,似乎有些丟面子。
堅持了兩年,也適應了德國人的生活方式,感覺德國人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在生活中,我對他們的理解就是「摳門」,真的是這樣,德國人很會精打細算,能省就省,從不會浪費一丁點。
比如吃飯的時候,有些人會把盤子都舔乾淨,這是我沒想到的,按理來說,德國人的月薪平均都有人民幣兩三萬,不至於這麼摳搜吧?但德國的物價也是出奇的高,很多人面對生活,也是感到壓力很大。
基本上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會選擇讀研究生,因為德國的研究生學制最短的是一年,最多也就是兩年,博士最快五年就能拿到手,和國內三年研究生八年博士生一對比,時間上要縮短好幾年。
對於德國人熟悉了,也就熟悉了半個歐洲,我那個時候特別喜歡騎行,有時候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騎車去周邊的國家玩耍,歐洲國家的面積都不大,有些國家自駕游幾個小時就把一個國家遊覽完了。
當然,對於戀愛,我也一直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在讀研究生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心儀的女孩,她是超市的服務員,平時也會兼職做一些模特的工作,我們從相識到戀愛,只有6天時間。
等到我研究生畢業打算回國的時候,進退兩難,女朋友希望我留在德國工作,她不會講中文,也不熟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擔心一時間無法適應在中國的生活。
其實那個時候女朋友並不願意結婚,以前不了解德國人的婚姻觀和態度,通過女朋友,我知道了有一半的德國人不願意結婚,主要是感情不和的時候,很多人承受不起離婚帶來的壓力。
和國內不同的是,德國結婚簡單,但離婚很複雜,不僅要給孩子撫養費,還要給前妻撫養費,這點和國內完全不同。不過我和女朋友最終還是結婚了,並且在一起生活了幾年,感情一直不錯。
而升級為妻子的她,自學中文,我們想在中國生孩子,所以也打算這兩年回來。
德國人在我的心裡是很無趣的,沒有浪漫情懷,一切喜歡講究簡單,基本上在德國整個國家,到了晚上十點後,非常安靜,有人大聲講話,有可能就會被刑拘和罰款,總得來說,在德國生活規矩太多,我是不怎麼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