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個月「新十條」發布後,疫情防控就全面放開了,先是取消全員核酸,再是行程碼下線,現在,就連出國,也變得容易了起來。
但與之而來的,是各省市地區感染人數不斷刷新紀錄,陽性病例不斷走高。
目前,第一波感染高峰已接近尾聲,但各個醫院的急診和發熱門診還是有很多人的,這說明重症高峰還未結束。
前幾天,大家一直關心的陽後肺炎比例也有了結果,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人員稱:
從2022年國家的奧密克戎臨床病例的分型情況來看,出現肺炎的佔比大概是8%左右。
8%看似比例不大,但我們國家人口多,出現肺炎的絕對數值是比較大的。
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人感染後,更加重了病情。
過去一個月,感染了買不到退燒藥,重症增多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隨著小陽人的不斷增多,許多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人感染後,永遠留在了今年的冬天。
這個比例,又一次提醒了我們:
從目前國內的疫情情況來看,放開後,總體上在掌控之中,不過也要承認,現實情況比「磚家」們預計的要「糟糕」一些。
據2所世界名校清華和北大的內部網頁系統截圖顯示:
僅從12月5日至10日的幾天時間內,兩所大學就共發布了近30條關於退休老教師、老幹部和職工的「訃告」,其中有院士、學科奠基人、知名教授等。
翻看了最近半個月各個網路平台的熱點輿論,不難發現就連去殯儀館火化也要排隊......
與此同時,奧密克戎XBB.1.5病毒株開始進入人們的眼帘。
奧密克戎XBB.1.5在美國由紐約傳播至全美,短短一周的時間,就讓全美40%的人群被感染了。
據央視網微博消息,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
奧密克戎專治各種不服,短短几天,我國已至少有三地監測到XBB毒株。
朋友圈裡,號稱要進入決賽的朋友陸續倒下了,依然還陰著的朋友已經不到三分之一。
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很多人都懷念起曾經的封控政策,認為只有中國的封控措施,才是最能防止病毒感染的,甚至有些人呼籲能重新回到去年封控的狀態,這樣可行嗎?
01
最近有個段子出現在各大頭條中,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贊同。
他表示:現在遍地都有小陽人,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不知道開放這麼急幹什麼
這個時候有網友就建議,要不買些二手隔離板吧,這樣把自己家全部隔離起來就沒事了。
還記得上個月就有人呼籲「重新恢復嚴格的防疫制度,並願意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不便和經濟損失。」
當時我就表示說這話的人怕不是有什麼大病,要麼是在帶節奏製造混亂,要麼是在博取關注獲得利益。
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對於政策的輿論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贊同的人覺得國家解開了他們頭上賺錢的枷鎖,又可以賺大錢;
就像新聞上說三亞20萬一晚的酒店,已經訂不到了......
還有一個在三亞開民宿的老闆說一個月就賺回三年的虧損。
不贊同的人覺得國家未能做好必要開放的提前準備:
比如未安排製藥廠多生產布洛芬等必備的藥物;醫院也沒做好足夠的預備措施,擴大發熱門診的接診能力,增加足夠的ICU床位等等,從而眼睜睜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死去,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這些不同的感受都可以理解,這才是社會在進步的表現。
現階段國家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求同存異!也就是說不要再爭論對與錯,集中力量度過當下的困難再說。
當下有兩個問題很多人需要答案:
1、常態化核酸,以後還會有嗎?
2、重新進行封控的可能性大嗎,難不難?
這兩個問題如今都有了答案。
2022年12月29日,著名流行病專家曾光表示,核酸不是洪水猛獸,不排除以後繼續做核酸,主要看疫情的變化情況。
他給了2個理由:
①我國的疫苗難以達到100%接種率,這就表示總會有傳播病毒的風險。
②群體免疫不可能。目前新冠變異速度快,全球流行的毒株也多,在疫苗未全員覆蓋的情況下,如果我國有新一波疫情出現,很有可能還需要檢測核酸。
今天,我就看到一條新聞。
由於全國多地取消了核酸混管採樣,居民做核酸都要自費去醫院,十分不方便。
濟南市政府宣布,自1月8日起,濟南市將開展免費混管採樣服務。
這項服務將在濟南市746個採樣點提供,有需要的可以就近選擇免費檢測。
不僅如此,部分採樣點可提供單采單檢服務、24小時服務、中/英文檢測報告服務。
對於濟南的這個做法,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多地都取消了核酸檢測,一是財政負擔不起;而是大部分場所也不查驗了,有人質疑山東走回頭路!
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攻擊這一通知,畢竟裡面說了,是自願的,想去就去,有些年紀大的人,圖個安心去做做也沒事。
核酸檢測,是一個長期的措施,是對未來不確定因素進行準確研判的數據基礎,也是對未來突發情況隨時進行管控和保護的有力舉措。
而對於以後是否可能會重啟封控?官方也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1月8日下午,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介紹: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傳染病在暴發流行的時候,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要的時候,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同意,可以採取一些緊急的疫情防控措施並予以公告。
新冠疫情暴發、流行時也是可以適時依法選擇性地採取一些緊急的防控措施,但一旦疫情得到緩解,當地應該及時宣布解除緊急防控措施。
同時,這位官方人員也給出了封控的前提,那就是結合病毒變異的情況、病毒流行的強度、醫療資源的負荷、社會經濟發展四個因素做出綜合判斷。
權威專家+官方背書,已經基本確定了:未來不排除大規模核酸+封控的可能。
02
之前,我們一直錯誤的把封控和疫情看成了一體,我們討厭病毒也一樣討厭封控,就像討厭生病也一樣討厭痛苦的治療。
總認為它們會一起消失。但當病毒沒有消失,封控卻消失了,這時才發現,封控是我們求生的方式。
在還期待把他徹底消滅的時候,我們以絕對的態度把它拒絕在我們地盤之外。而現在,解除封控依然是我們的求生方式。
猛獸路過,人們會選擇避一避,但如果猛獸不走了呢,我們只能選擇與猛獸搏擊,和猛獸爭奪生存的空間。
目前的情況是奧密克戎的R0值已經達到了22,堪稱史上傳播能力最強的病毒。
鍾南山說:新冠是人類的免疫力必須要邁過的一道坎了,現在輪到每一個人直面病毒了。
全面解封后,不可否認,少部分人重症,甚至因為基礎疾病以及併發症死去。誰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但國家也在背後做了很多事,保證放開後這段時間大家平穩度過,也給時間大家去慢慢適應,及時調整心態,才能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為了保護好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讓十四億中國人民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我堅決支持國家做好防控管控工作。
現在很多地方發布消息,表示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經過去,並且恢復了正常的生活。春節即將到來,這時候人員流動非常頻繁,有利於新冠病毒的傳播,所以很多人都擔心第二波疫情會很快到來。
對於陽康患者來說,體內會出現相應的抗體,在短時間內二次感染的幾率較小。因此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要比大家想像的要晚一些。
張文宏等醫生也對於第二波疫情有了個推斷的時間,那就是在 5-6月份。希望大家提前準備好了。
最後,想對大家說,放開後的大規模感染不可避免,這也是我們迎來最終勝利必須要經歷的困難。
接下來,尤其是春節期間,我們要認真做好防護,提前做好準備,出門嚴格戴口罩,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希望大家在2023年都能健康平和,順順利利!
ps:對於「不排除重啟全員核酸、臨時封控的可能」,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