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僑了!最危險的時刻終於來了!俄烏戰爭真正要變天了?

最新消息,我國外交部和駐烏克蘭使館在10月15日下午發布信息,提醒中國在烏克蘭的公民撤離轉移,中國駐烏克蘭使館人員將積極協助僑民進行安全撤移,並公布了相關電話。

普京

看來,烏克蘭局勢要進一步惡化了。上次撤僑發生在半年前的3月初,當時我們國家撤僑時採用的是用大巴和火車把待撤離人員從烏克蘭的基輔哈爾科夫等城市運出,通過臨近烏克蘭邊境的利沃夫敖德薩兩大通道進行分流,隨後輸送到波蘭、匈牙利等周邊國家,最後再安排臨時航班回國,那次進行了近30架次的包機轉移工作,先後撤出了我國在烏克蘭公民5200多人。

我們知道,很多動亂國家都有我們的工作、學習、留學生、科研人員,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國家不會公開發布撤僑通知讓所在地區的公民轉移的。其實,很多動亂的國家並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要看動亂到什麼程度,能否保證基本的人身和生存安全。那麼,怎麼能分辨得出來呢?撤僑是分水嶺,是最顯著的標誌,是戰爭升級的風向標。這個時候,往往意味著大規模的地盤爭奪戰,大幅度的飽和炮擊,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即將開始。

烏克蘭總統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初始於今年的2月24日,距離今日已經過去了整整234天,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在戰場上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矛盾不斷升級,經過多輪談判仍無法平息戰火。在俄羅斯大兵壓境的情況下,烏克蘭總統在聯合國等多個重要場合不斷發表演講,獲得美國、英國、德國、荷蘭等西方國家的支持,運來了源源不斷的戰備物資。俄羅斯在開始階段順利奪取了烏克蘭多個地區,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從上個月開始,形勢發生了根本性逆轉,烏克蘭在戰場上擊潰了不少地區的俄羅斯軍隊,重新贏得了一些地方的控制權,節節勝利。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9月21日,公開動員招募30萬名年齡在18至65歲之間的俄羅斯人上戰場參加戰鬥。在9月23日至9月27日的烏克蘭頓涅斯克、扎波羅熱盧甘斯克赫爾松四地舉行了入俄公投。9月26日」北溪」管道發生爆炸,緊接著10月7日克里米亞大橋又發生被炸,雙方展開多維度鬥爭,形勢是越來越嚴峻,越來越惡劣。

拜登

聯合國10月12日開會通過一項不具有法律的決議,不承認這四個地區的公投結果。

前不久,曾有消息放出俄羅斯總統要動用核武器的想法,北約秘書長這兩天接受採訪時表示,要在下周舉行北約核威懾力量演習。

目前,在利曼、克里米納和巴赫穆特方向,雙方依然僵持不下,戰局呈膠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