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共同構成「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時代大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法寶。對身處內陸湖南省來說,特別渴望能夠深度融入國際經濟大合作,
1980年,城陵磯港被國務院批准為長江沿線最早對外開放的八大港口之一,1997年被海關總署列為湖南省唯一的國家水上一類口岸。1997年5月31日11時,宏都拉斯籍「昶遠」號外輪從城陵磯港外貿碼頭載滿貨物,直航日本名古屋港,這是該港首次開闢走向世界的水上物流通道的標誌性事件。
1997年,宏都拉斯籍「昶遠」號外輪從城陵磯港直航日本名古屋港,這是該港的首次直航世界。
城陵磯作為「湖南對外開放第一門戶」,有黃金水道的先天優勢,但在開放性經濟路上「學走路」較晚。
2005~2016 年間,岳陽進出口額、利用外資額的年均增幅排在長江中游城市的宜昌、九江和蕪湖等城市之後。與全省地級市相比,到2016 年,進出口額在全省僅居第 6 位, 落後於長沙、 郴州、 衡陽、 湘潭、 株洲等城市。岳陽的外貿依存度低於全省水平,利用外資在省內僅列第 8 位,這都與省內第二大經濟城市的地位相差甚遠。(數據來源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岳陽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歷史轉折發生在2009年,這一年的2月,國務院批准將城陵磯納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濱湖示範區範圍。這一年的1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岳陽市依託城陵磯港和沿江現有產業設立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2015年,更名為城陵磯新港區)。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把城陵磯新港區建設成為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現代物流的重要園區、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門戶」。
開放是推動發展的「靈丹妙藥」。2016年8月,岳陽城陵磯綜保區建成並封關運營。封關5個月簽約入區項目128個,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0億美元,成為全省進出口貿易增幅最大、項目落地速度最快的綜保區。它與出口退稅啟運港、汽車整車進口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進口糧食指定口岸、進境水果指定口岸一起,共同成為新港區國家級的開放平台。
岳陽城陵磯綜保區外景。
這一年,岳陽開放型經濟指標全盤「翻紅」,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總量排名從全省第7位上升至第2位,由全省「跟跑」向「領跑」轉變。岳陽市連續5年躋身全國外貿百強城市。
這一年,城陵磯港集裝箱吞吐量由23萬標箱增加到29萬標箱,到2022年,新港區黨工委提出「城陵磯港全年突破百萬標箱,打造樞紐港的目標任務」。新港區正一步步奠定「岳陽經濟建設的主陣地、對外開放的橋頭堡」的戰略地位。
設立綜合保稅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投資環境,最大化利用外資和技術引進。2018年,全省投資最大的台企(新金寶岳陽工廠)在岳陽城陵磯綜保區投資,使岳陽首次與電子信息產業有了「交集」,此後電子信息產業鏈項目集聚成勢,成為岳陽打造千億電子信息產業的有力支撐。岳陽進出口有了加工貿易的加入,讓新港區「外貿盤子」越做越大,到2020年,新港區進出口額達到371億元人民幣。
自貿區建設使岳陽從內陸走向開放最前沿。
2020年9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岳陽片區揭牌成立。「一帶一路」、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紅利,自貿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集聚的開放勢能,讓新港區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
湖南自貿試驗區的獲批,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全省對外開放的里程碑事件。如果說綜保區是自由貿易區的前期形態。自由貿易區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作為內陸省市的湖南以及岳陽,終於站上了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如今的新港區,成為湖南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部」戰略定位的重要支撐點,成為湖南融入「一帶一路」的橋頭堡。2022年,新港區進出口額預計達到592億元,外貿依存度越來越高,外資企業數明顯突破。開放經濟與現代物流、創新升級一起,形成新港區三足鼎立的優勢產業板塊,對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和重塑起了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