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方多座城市遭到襲擊,澤連斯基的反應非常迅速,這是早有準備?

根據國內媒體「央視新聞」報道,10月10日,烏克蘭首都基輔市再度響起爆炸聲,基輔市政管理部門要求當地民眾進入人防設施等庇護所內,基輔內各市區也拉響了防空警報。

就在同一時間段內,國內媒體「環球網」報道稱,除了烏克蘭首都基輔地區外,日托米爾、赫梅利尼茨基、第聶伯羅等烏克蘭地區也發生了大規模爆炸事件。有不少歐美國家的網民在看到烏克蘭被炸後,紛紛在網路上表示了擔憂與恐慌。

同樣的,烏克蘭政府也感受到了巨大壓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譴責俄方,聲稱俄軍試圖摧毀烏克蘭,想把他們「從地球上抹去」。很明顯,面對此次烏方領土內多次爆炸的情況,澤連斯基等人確實有些慌了,他們認為說不準俄羅斯什麼時候會用戰術核武器

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是,在這一次烏本土遭遇的爆炸襲擊中,俄羅斯政府還尚未表態是他們的空襲或導彈打擊。但是按照一些歐美媒體,以及一些美國軍事專家的角度來看,基輔等地發生的爆炸很可能是普京為了報復之前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一事。

很明顯,俄羅斯需要讓烏克蘭付出慘重的代價。但這次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烏克蘭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似的,在基輔等地爆炸發生後,迅速組織民眾去人防設施避難,這對於此次爆炸襲擊所產生的殺傷效果來說有了一定程度的免疫作用。

那麼,為什麼烏克蘭能這麼迅速的做出避難反應呢?事實上,這可能和烏克蘭政府此前的演練,以及對俄軍報復行動的預先防備有關。

在俄烏衝突持續超過了半年的情況下,烏克蘭各地其實被俄軍炮火炸過不少次了,但是像這次烏克蘭各地同時發生大規模爆炸襲擊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烏克蘭百姓及其政府人員在長時間的戰爭環境下,必然養成了避難與求生的一些技能。所以自然而然的會常態化進行防空、消防等方面的演練,從烏克蘭人對防禦炮火打擊訓練有素的角度來看,此次炮火襲擊的成果可能會遠不如預期。

除了常態化防空演練外,還有一點就是烏克蘭政府對俄方可能報復的預防。在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後,烏克蘭政府宣稱「這只是打敗俄羅斯的第一步」,其實早在之前,烏克蘭就必然做好了要承受俄軍火力全開式打擊的預案。

所以現在烏克蘭能夠很好的組織本國百姓避難,其實和烏克蘭自己早有準備當然是分不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座大橋被炸,俄方譴責烏克蘭是「恐怖主義襲擊」時,烏克蘭政府已經開始向百姓分發碘片了。

不只是烏克蘭,甚至波蘭政府也在向民眾發碘片,同時美國政府也公開表示要更換「防輻射藥物」。

雖然這一切看似都是常規操作,但結合下俄方此前發布的「末日審判」警告來看,如果俄軍真的向烏克蘭本土發射了戰術核彈頭的話,烏方百姓服用碘片來防備一下核輻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知道,烏克蘭本土出現大規模轟炸事件可能僅僅只是開始,既然烏克蘭可以說炸大橋是第一步的話,那麼俄羅斯也可能是全面轟炸烏克蘭也是「第一步」。

既如此,那麼俄烏衝突將會出現火速升級的狀態。從烏克蘭的角度說,他們肯定很難承受其戰爭損失,所以自然就會提前修好大量人防設施,以備將來更大規模打擊的準備。

有意思的是,美國政府現在的態度倒是有些微妙。之前有放出話來,在G20峰會上,俄美兩國領導人可能會見面談話。顧名思義,也就是普京與拜登可能會在見面的同時,特別談到關於俄烏衝突的問題。

在這裡面,可能就涉及到美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身上的一些政治、經濟利益了。如果俄美談得攏,那俄烏衝突可能會儘快結束,烏克蘭將成犧牲品;如果談不攏,那麼俄烏衝突不僅會持久,而且可能會「大打特打」。

這對於現在的澤連斯基來說,當然是無法接受的。所以至少在10月範圍內,俄烏兩國很可能會上演「殊死一搏」的大型軍事對抗,無論是烏克蘭大反攻也好,還是俄軍對烏實施全境打擊也罷,這場衝突的經過與結局,以及之後的深遠歷史影響……

或許都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