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這十年·高唐|以品質理念引領城市轉型,增強城市活力

記者 陶春燕

10月9日,中共高唐縣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年來高唐縣取得的重大成就,發布會上,針對記者的提問,中共高唐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曙光介紹了十年來,高唐縣在完善城市功能,做精城市管理,增強城市活力方面取得的成效。

十年來,高唐縣注重共建共享,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新建改建城區道路25條、100多公里,新增供暖面積500多萬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1.3萬戶、老舊小區改造55個。開通7條城區、9條城鄉新能源公交線路,高唐至濟南城際公交投入運營。9處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投入使用。建設5G基站631處,實現城區5G信號連續覆蓋。建成過街天橋3座、水系公園3個。

十年來,高唐縣強化城市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形象。升級數字化城管平台,「智慧城管」系統高效運行。獲批山東省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縣。「城市管理進社區」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官道街片區入選「省級城市更新試點片區」。推動「紅色物業」創建與物業服務深度融合,建立「紅色業委會」200多個,激活小區治理新動能。在全市首創開設32家銀行網點環衛驛站,提升了廣大環衛工人的獲得感。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54.1%,順利完成省級I型小城市試點任務。先後獲評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國家衛生縣城等榮譽稱號。獲批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製試點縣、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楊曙光表示,下一步,高唐縣將聚焦群眾對城市的新期盼,以品質理念引領城市轉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品質活力城市。

以路網優化拓展城市空間。按照「六縱六橫一環、三區三帶兩翼」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持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不斷完善交通系統,建設可進入、可享用、開放式、閉環型的城市綠道,加快打造快速便捷、布局優化的通達之城。

以管道暢通改善城市生態。排水管網是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雨污水收集任務,保障著城市高效運轉。圍繞全省「兩清零一提標」工作部署,高唐縣對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及道路提升進行一體化設計,加快打造水暢其流、各行其道的生態之城。

以水系重塑激發城市活力。高唐具有得天獨厚的水系資源,將積極打造水系公園和「一河兩湖」中央活力片區,逐步實施水系連通工程,加快打造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的靈動之城。

以綠化建設提升城市顏值。自今年開始,高唐縣逐步改造完善城市「廣場公園」、「口袋公園」、「綠道公園」,加大城市出入口綠點、道路綠線、河湖綠圈、城市綠軸、生態綠廊建設,把大自然帶到群眾身邊,真正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加快打造高顏值高品質的宜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