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安倍遇刺身亡事件加速了日本修憲的進程。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修憲勢力在剛剛結束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簡單來說,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使日本軍隊合法化,這個提議在日本國內已無障礙。那麼,國際上有足夠的力量阻止日本修憲嗎?

1.美國會支持日本修憲
在談到日本修憲議題時,我們中國輿論有很多人會提到日本右翼內心深處的仇美反美情緒,我們有不少人總是強調日本右翼認為「和平憲法」就是美國強加給日本的,日本右翼視之為恥辱。

按照這種邏輯,美國應該會阻止日本修憲才對。但事實恰好相反,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中,美國會支持、甚至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美國會鼓勵日本修憲。因為現在的日本更像是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美國的一個州。

1945年至今已經過去了77年。77年前,美日關係是美國對著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的關係。77年後,美日關係是日本從各個角度臣服美國的關係。

美國是知道日本右翼依然存在一些仇美反美的底層情緒,但日本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從駐日美軍、到日本的教科書、乃至日本的政界、金融界、產業界,美國對日本擁有絕對的掌控力。美日都很明白,日本在美國手裡翻不了天。

在最早期,日本右翼的目的還是要反抗美國,推動修憲只是個實現目的的「路徑」。但從現在來說,日本右翼的目的就是修改「和平憲法」,為了實現讓日本變成一個擁有合法軍隊的「正常國家」這目的,日本右翼這些年想到的「路徑」,就是迎合美國的需求,甘當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炮灰。

日本一開始選擇的借口是朝鮮。但對美國來說,朝鮮只不過是初步擁有了核威懾能力,美國要在政治上、經濟上、國際輿論上遏制朝鮮是很容易的,退一步來說,美國要和朝鮮達成妥協也很容易。所以,美國人笑了笑,還是沒鬆口。

於是,在安倍的主導下,日本右翼找到了第二個借口,那就是中國。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底蘊,超過10億工業化人口的大國。對美國來說,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中國這樣的具有無限潛力的競爭對手。於是,安倍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向美國遞上了投名狀的同時,希望美國人鬆開限制,讓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美國人動心了。這些年,美國人越來越倚重日本的軍事能力,甚至組織了「四方安全機制」這個對付中國的美國炮灰團。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美國支持日本修憲也只是個時機點選擇的問題。某種角度來說,安倍遇刺身亡,更像是日本右翼爭取美國同意進行修憲的一次「獻祭」。
2.中韓會反對日本修憲
韓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從民間來說,韓國老百姓是真的防備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但從韓國政治勢力、財團企業來說則未必。

一個是和日本類似,在某種角度來說,韓國同樣是美國的「殖民地」、「僕從國」,在美國民主黨執政時,韓國通常會更靠攏美國的日韓團結政策。另一個是因為,韓國政治勢力、財團企業勢力中有大量的從未被清算的日本遺種。

所以,韓國會反對日本修憲,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只是做給韓國老百姓看看的。

我們中國也會激烈反對日本修憲。但我們中國的反對,恐怕對美日來說正是促成日本右翼推動修憲的借口和理由。

應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第一,進一步加快中國自己的國防建設。用中國軍事能力的大幅增長,震懾住日本的挑釁之心。
如果日本修憲成功,日本軍力確實會快速增長,但是軍力增長是要有資源投入的。2021年日本GDP是4.9萬億美元,中國GDP是17.7萬億美元,中國的經濟增速和經濟總量都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要比資源投入能力,日本並不具備挑釁中國的資格。

第二,除了增強我們自身的軍事能力之外,也要從經貿領域、地緣政治領域建立更多的戰略抓手。
如果我們能快速解決台灣問題,在兩岸統一後,我們就能手握台海、宮古、巴士三個海峽。台灣周邊水域既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航道,同時也是日本、韓國的能源生命線。台灣問題既是中日未來可能的矛盾衝突點、又是我們在地緣政治上遏制美日圖謀的最佳議題。
和解決台灣問題類似的戰略抓手還有一些。比方說經貿政策、貿易交易貨幣、本幣互換等等。
總之,無論是拉還是打,我們始終要認清一個問題:日本最崇拜的就是力量,哪怕是這股力量會傷害日本,但只要日本無力反抗,他們就會無條件的崇拜這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