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已清理完庫存澳煤,澳方還想對華出口,美媒:中國不太可能買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向來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拉攏盟友構建反華包圍圈便是白宮最得心應手的手段,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澳大利亞甘當美國反華的馬前卒,屢屢對中國進行挑釁,讓中澳關係急劇惡化。在此背景下,中澳之間的貿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煤炭進出口貿易便是最好的體現。

觀察者網7月1日報道,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在其專欄中表示,2020年中國停止進一步進口澳大利亞煤炭,而在2021年因為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限電問題,部分火電站購買了一些因為疫情滯留在中國的澳大利亞煤炭並用此發電。現今這部分煤炭已經使用殆盡,加之中國已經不再從澳大利亞購買煤炭,可以說中國已經清理完了所有的澳大利亞煤炭庫存,該媒體分析稱中國以後再從澳大利亞購買煤炭的可能性很小。

CNBC表示,首先是因為中國已經找到了替代澳大利亞煤炭的新賣家,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蒙古都是產煤大國,足夠替代澳大利亞煤炭,而且這些國家的煤炭售價低廉。其次便是中國正在加大煤炭開採力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5月,中國煤炭的開採量同比增長了10.4%,進口煤炭數量則下降了將近13.6%。另外,CNBC還認為新冠疫情導致當下中國基建需求放緩,客觀上導致對煤炭的需求有所降低。中國對煤炭需求最大的兩個行業分別是鋼鐵和發電,這兩個行業目前都不缺煤。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CNBC認為中國今後不太可能再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了,除非是價格出現了很大的優惠。澳大利亞出口委員會主席惕萍則表示,如果有「市場的推動」,澳大利亞還是會以「合適的價格」重啟煤炭交易。

大國的能源安全不可能只掌握在他國手裡,自始至終中國都相當注意自己的能源安全,哪怕是在市場沒有出現波動的情況下也在未雨綢繆,積極開拓其他賣家。在俄烏戰爭導致美國進口原油吃緊全球油價上漲的時候,中國反倒有大量穩定的俄羅斯原油供應,在煤炭領域也同樣如此。澳大利亞憑藉自己出口的那點資源就敢於卡中國脖子,頗有些「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可以預見的是,中澳這種貿易狀態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中方對澳大利亞無所求,澳大利亞自恃有美國的支持也不會做出什麼實質性改變。莫里森雖然下台,但其繼任者阿爾巴內塞依舊延續前任的政策。不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2020年澳大利亞散布不當涉華言論以來,中澳原本600多億人民幣的貿易額出現急劇下降,以跌至谷底來形容也毫不誇張。誠然,澳大利亞的煤炭不愁賣,只要降價總有人買,但是澳大利亞還能從哪裡找到像中國這樣需求強勁的買家呢?

這對於某些國家來講是頗具警告意味的前車之鑒。過去一段時間裡,某些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實際行動彰顯著這樣一個理念:經濟靠中國,政治靠美國,兩不得罪。在美國不遺餘力地針對中國的背景下,這些國家往往對美國出聲附和,企圖「面子」、「里子」都佔了,澳大利亞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實證明,這種東食西宿的想法中國已經不會接受,正如中美高層對話上中方代表所講的那句話一樣:中國人不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