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開戰先炸倫敦!」約翰遜被俄議員狠話嚇傻,慌忙出賣烏克蘭

事實證明,俄羅斯除了硬漢普京,還有一群態度更為強硬的政客。比如俄羅斯杜馬副主席、前軍事指揮官將軍。近日在一次電視採訪中,古魯廖夫公開表態稱,如果因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被封鎖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俄羅斯的第一個轟炸目標就是英國首都倫敦。此話一出,立即引來西方輿論大嘩,尤其是英國首相約翰遜

英國是最喜歡玩大陸平衡那一套,更習慣於充當「攪屎棍」角色,總結起來就是:你們打生打死,最後我大英出來收割。主體民族同為盎撒,美國也繼承了英國的戰略思維。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離得太近最終捲入,美國坐收漁翁之利。這次俄烏衝突,英美依舊是在玩這一套,讓烏克蘭、東歐小國在前挑釁俄羅斯,別人賣命,他們收割戰果。

約翰遜大概也沒想到,這次俄羅斯人直接瞄準了自己。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約翰遜強行挽尊說,他不認為英國與俄羅斯最終會走向戰爭。這位英國首相又順帶著重申了一下西方的陽謀:他們將確保衝突限制在烏克蘭境內。

約翰遜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告訴英國人,你們很安全,他約翰遜保證,俄烏只會在烏克蘭開打,不會打到倫敦。

約翰遜的話,讓人不禁想到了著名的英國政治諷刺喜劇《是大臣》中,劇中極具諷刺性地提出:英國的國防政策不是為了保護英國,而是為了讓英國人民認為他們得到了保護。約翰遜的操作,完美詮釋了《是大臣》中的結論——永遠讓英國人民覺得他們很安全。然而實際情況如何呢?

當地時間6月28日,英國前陸軍總參謀長理查德·丹納特將約翰遜政府的遮羞布揭開了。他指出,在倫敦為基輔提供海量資金和武器的同時,英國武裝力量狀況非常糟糕。

同樣是在電視節目中,這位前英軍高官毫不避諱地指出,英國不僅主戰坦克數量非常少,還缺乏火炮防空系統。總而言之就是,英國國防堪憂,一旦真打仗,約翰遜鼓吹「全球英國」能堅持多久,真不好說。

俄烏衝突進行到第四個月,明眼人都已看出,沒有英美等西方勢力的全力拱火,這場戰事根本不會打到今天這個地步。尤其是隨著G7峰會上七國集團聯合歐盟領導人提出,要無限期支持烏克蘭,俄烏衝突實際上已經成為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一場戰爭,烏克蘭只是作為西方代理人而存在。

然而,在剛結束的G7峰會上,約翰遜卻拒絕承認俄烏衝突實質上是俄羅斯與西方軍事聯盟之間的衝突,反而堅稱這是俄羅斯「對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發起的入侵」,並指責俄羅斯試圖「擴大衝突」。

許多西方政客和約翰遜一樣陷入"精分"之中,一邊希望俄烏衝突持續打下去拖垮俄羅斯,一邊又害怕戰局擴大,戰火燒到本土。然而百年「恐俄」情緒之下,打垮俄羅斯已經成為西方政客魔怔般的執念。G7峰會以及之後的北約峰會,西方已經在謀划進一步「圍殺」俄羅斯。

俄羅斯方面已經不止一次有高層人員提及第三次世界大戰。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不斷強化其對俄羅斯的挑釁政策,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擦槍走火變得越來越具有可能性。

英美以為挑起俄烏衝突,挑撥立陶宛動俄羅斯飛地,羞辱俄羅斯就能顯現自己的成功。古魯廖夫「一旦開戰先炸倫敦!」的威脅,無疑給西方敲響了警鐘。兔子急了尚咬人,更何況是北極熊。真到了撕破臉的境地,打立陶宛,還是打英國,差別真有那麼大嗎?

英國所謂的「讓英國人民認為他們得到了保護」的國防戰略,真到了動真格的時候,又能有多少用?不過真到那個時候,約翰遜也會名留青史,不過是「張伯倫第二」式的愚蠢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