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現象,昨日的日本現象轉移到了中國社會

我在百度上看到一篇講述繭居現象的文章,文章的開始從日本的繭居現象談到中國,似乎日本昨天出現的現象在今天的中國也在進行發生。

​繭居現象是指當事人沒有工作,長期待在家裡,和周圍的親朋好友嚴重缺乏溝通。反正就是不出門、不願意工作,生活問題全部靠父母。後來隨著年代的推移,這種繭居現象在日本社會不斷增加。由於長期「繭居」在家,許多人都出現否定自己的傾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求助於社會。這些人的潛意識中,都認為逃避是可恥的,不工作的人是不配為人類的,所以每天都生活在重複不斷的苦惱中。有一部分人也儘力讓自己學會去工作,但是在經受過很多打擊後,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了自己。

​造成日本社會繭居現象的文章指出有兩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競爭壓力大所造成的高壓力的工作態勢,大學畢業後的年輕人需要年齡工作壓力大,生活不順心等很多有壓力的事情。尤其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和經濟危機,使得整個日本社會非常低迷,下崗人員增多導致日本年輕人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出生在昭和時,被譽為「昭和男兒」的父輩們又極力希望孩子能獲得正式聘用機會,成為「正社員」,一邊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另一邊則是來自社會的壓力,面對嚴酷的競爭,這些年輕人雖然明知逃避可恥,但卻不得不承認逃避很有用,於是,把自己關了起來,成為「繭居」一族。

​文章指出,現在的中國也出現了繭居現象,很多大學畢業後的年輕人覺得工作壓力大和很難就業,乾脆選擇在家啃老繭居。從疫情前後的發展來看,似乎中國社會的這種繭居現象越來越嚴重。疫情之下的今天,大量的用人企業選擇裁員,街道上大量的商鋪關門後寫上門面轉讓,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年輕人就業壓力和生存壓力愈來愈大,這點我生有體會。我是一個中國當代九五後,我雖然有一個工作,但是收入有限,物價生活成本卻越來越高,大學畢業到現在基本上沒有存到錢。還好我對工作還是充滿希望,沒有陷入到繭居的生活狀態。

針對繭居這種現象,日本政府進行了應對措施,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09年就開始創設了「繭居問題對策推進事業」,在全國設置了66所「繭居地域支援中心」,鼓勵繭居者走出房間。我們中國的相關部門也出台了鼓勵就業和心理指導來應對繭居現象。顯然,單靠外界社會的推動力,是很難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繭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