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被判死刑,英國揚言對俄開戰,俄高官:2分鐘就能摧毀英國

從俄烏衝突爆發之始,西方就一直蠢蠢欲動,不僅通過各種手段將大量軍事裝備運送到烏克蘭,而且默許本國公民前往烏克蘭參戰。由於西方各國和俄羅斯並未處於交戰狀態,因此這些以私人名義參戰的西方人被視為僱傭兵

6月9日,有三名外籍僱傭兵被「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法院判處死刑。三名僱傭兵中是兩名是來自英國的艾登·阿斯林和肖恩·平納,一名來自是摩洛哥的學生薩頓·易卜拉欣。他們在俄軍圍困馬里烏波爾鋼鐵廠48天後同亞速營等烏克蘭守軍一起向俄軍投降。

英國僱傭兵被判處死刑的消息引起了英國的強烈反應,英國方面稱:如果普京指使「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處死為烏克蘭作戰的英國人,英國首相約翰遜將向俄羅斯「宣戰」,俄烏戰爭將出現極其危險的轉折,並再也無路可退。

面對英國的叫囂,俄羅斯方面顯得底氣十足。6月25日,俄羅斯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尤里·什維特金表示:頓涅茨克有權在司法框架內對僱傭兵進行審判,任何人無權干涉。

這位俄高官還向英國發出警告:如果發射「薩爾馬特」導彈,兩分鐘就能摧毀英國,因此英國人在發表言論前必須考慮清楚後果。

俄羅斯與英國這次矛盾的起因很明顯是僱傭兵被判死刑的事情,僱傭兵是以賺錢為目的的特殊職業,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僱傭兵不享受戰俘待遇,各國對於僱傭兵的處理方式也不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規定:僱傭兵一旦被俘虜,輕則會面臨最高七年的監禁,而重則會被判處死刑。所以三名僱傭兵被判處死刑未違反國際法,也符合「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當地的法律。

在判處三名僱傭兵死刑前,俄方戰報顯示,已經擊斃了超過3000名給烏克蘭政府賣命的僱傭兵,此次「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公開判處英國和摩洛哥僱傭兵俘虜死刑,不僅可以懲治北約等國為烏克蘭提供軍援和默許僱傭軍插手俄烏衝突的行為,同時也在摧毀那些為烏克蘭戰鬥的北約僱傭兵的心理防線。

英國籍僱傭兵阿斯林在判決前接受今日俄羅斯採訪時說:「我有點上當了。」阿斯林表示,自己從2014年就關注俄烏衝突,起初他支持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並認為頓巴斯人民有選擇獨立的權利但在西方媒體的攻勢下,阿斯林漸漸相信「是俄羅斯士兵而不是烏克蘭人在頓巴斯做了所有事情」,西方的矇騙導致他身處今日的局面。

而英國威脅對俄羅斯開戰,也是不自量力的表現。在過去70多年時間裡,英國的國力一直在萎縮,早已不復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二戰剛結束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16艘戰列艦、50艘航母、62艘巡洋艦、近200艘驅逐艦、131艘潛艇以及9000艘其他艦艇,海軍在役人數達80萬。

二戰結束後,埃及蘇丹,印度等被英國攫取了半個世紀利益的地方紛紛獨立,這些地方不同於法國的非洲殖民地,法國利用非洲獨立之初政治制度不健全,經濟活動單一,軍事力量消耗殆盡的狀況下在非洲繼續搞經濟殖民的同時,深耕了非洲的教育和文化,所以法國的影響力到今日依然較深,被稱為「非洲憲兵」。

英國的殖民地中較大的幾個,真正獨立自主掌控本民族的意願也非常強烈。1954年,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還提出了「不結盟運動」,日不落帝國沒有了殖民地的輸血後,再也不能維持龐大的軍隊開支,武裝力量總人數縮減到不足30萬人,包括約10萬陸軍,5.5萬空軍部隊,4.5萬海軍部隊,5萬人的駐外部隊和數千人的核武器部隊。即使是英國引以為傲的海軍,也難以跟上現代化海軍的發展進程,目前英國海軍的主力只有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11艘核潛艇、6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勉強可以組成兩個航母編隊,可惜的是,其中一艘航母經常發生漏水等事故,長期停在船塢進行維修。英國如此的實力讓其在馬島戰爭中面對阿根廷都顯得吃力,更遑論對俄羅斯造成威脅。

軍事上已經衰落到如此狀況的英國,對俄羅斯的宣戰警告顯然不會被俄羅斯放在眼裡。2022年4月20日,俄羅斯在西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成功試射了一枚「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擊中了6000公里外位於俄羅斯東部堪察加半島的目標,標誌著俄羅斯的戰略武器又邁上了一個台階。

航天和導彈工業一直是俄羅斯的強項,甚至美國都經常租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將人和物資送進太空站,這次俄羅斯耗費十多年的時間研製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威力更是恐怖,不僅射程能達到16000公里,幾乎覆蓋地球的任何角落,而且該導彈的投擲重量能達到8噸,可以攜帶十枚7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彈頭。

在今年五月,芬蘭聲稱要加入北約時,俄羅斯國會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阿列克謝·朱拉夫列夫向媒體表示,可攜帶核彈頭的「匕首」超高音速導彈只要10秒鐘就能滅了芬蘭 ,攜帶多枚核彈頭的「薩爾馬特」導彈如果從加里寧格勒發射,打到英國只需200秒。

被俘的外國僱傭兵顯然不止英國一家,為何「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法院選擇了兩名英國人和一名摩洛哥人來殺雞儆猴?對此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議員古魯廖夫表示:「對於世界的最大威脅,也是最壞的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

德法對俄烏衝突的態度與上躥下跳的英國已經不同了。今年五月,此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勸烏克蘭通過給普京一個台階來求得和平。德國也對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表現得漫不經心,俄羅斯敏銳地捕捉到德法態度的轉變,判處了兩名英國僱傭兵死刑,這是俄羅斯的強硬反擊。

基於德法現在對俄烏衝突的態度,英國對俄羅斯宣戰更加難以實現,英國作為北約成員國,同俄羅斯宣戰有極大可能將北約拉進與俄羅斯戰爭的深淵,現在德法巴不得俄烏戰爭儘快平息,根本不會同意英國把北約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