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高官聲稱不再尋求加入北約,但希望有發言權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深陷「羅生門」。當地時間6月25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伊戈爾·若夫克瓦(Igor Zhovkva)表示,烏克蘭已接受無法加入北約的現實,不會為此採取任何進一步措施。但他表示,烏方仍然希望在北約的政策上擁有發言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若夫克瓦發表此番言論三天前(22日),烏總統顧問阿雷斯托維奇聲稱烏克蘭已經是北約「事實上」的成員國,北約已承諾幫助烏克蘭「贏得」與俄羅斯的衝突。

"今日俄羅斯":澤連斯基顧問說,不再尋求成為北約成員國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若夫瓦克是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發表此番言論的。下周,北約將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為期兩天的峰會,並公布未來十年的新戰略概念文件。若夫瓦克對此表示,澤連斯基政府希望北約能夠承認烏克蘭是「歐洲安全的基石」,並重申他們與烏克蘭的夥伴關係。

不過,若夫瓦克坦承烏克蘭短期內無法加入北約,也不會繼續推進加入北約的議程。

「北約成員國辜負了我們的期望。在這方面,我們不會再做任何其他事情。」

若夫瓦克說,他希望北約在新戰略概念中描述俄烏衝突,並刪除任何提及俄羅斯是「夥伴」的內容,「不要羞於」加入反俄文本。

「我們希望北約新戰略概念會對俄羅斯『侵略者』發出更嚴厲、更嚴重的警告。」他說。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伊戈爾·若夫克瓦(烏通社

早在2019年,烏克蘭便將「致力於加入北約」寫入憲法。俄烏衝突爆發前後,烏克蘭方面多次就加入北約一事發聲。

今年3月下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CNN抱怨稱,倘若烏克蘭加入了北約,這場衝突就不會爆發。他還公開揭露說,北約曾私底下明確拒絕了烏克蘭的加入,卻又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烏克蘭「敞開大門」。他4月還曾放風稱,烏方準備就拒絕加入北約和克里米亞地位問題同俄羅斯進行談判。

在5月下旬舉行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痛批北約「置身事外」,「軟弱」且「毫無作為」,他稱這場衝突是一場考驗,「總能撕下一些面具」。

就在本周(22日),澤連斯基顧問阿雷斯托維奇接受俄記者馬克·費金(Mark Feygin) 採訪時,承認他對北約或歐盟是否準備接受烏克蘭表示懷疑。

但他認為這並不重要,烏克蘭已經是北約「事實上的成員國」。根據他的說法,美國領導下的烏克蘭問題聯絡小組中50多個國家已經向烏方承諾:「永遠、永遠」不會讓烏克蘭輸掉這場戰爭。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5日對西班牙《國家報》表示,俄烏衝突最終很可能以談判的方式結束,但在這之前,北約的責任是儘可能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軍事、經濟方面的支持」,並推動針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

另一方面,加入北約遙遙無期的烏克蘭,已在23日獲批成為歐盟候選國。不過考慮到候選國距離轉正仍有漫長的道路,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認為,「(烏克蘭獲得)候選身份是件好事」,但鑒於阿爾巴尼亞已經等了8年,他建議「烏克蘭人不要對快速加入歐盟抱有太多幻想」。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4日表示,歐盟和北約的行為實質上相當於建立了一個針對俄羅斯的「戰爭聯盟」。只是歐盟不像北約是個軍事組織,因此烏克蘭加入歐盟對俄不構成威脅。但拉夫羅夫強調,俄羅斯懷疑歐盟內部的「恐俄情緒」不會迅速消失,因此俄方將密切關注歐盟及其候選國之後的所有「實際步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