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是好惹的!俄軍艦強勢亮劍,對立陶宛下「最後通牒」

就在不久前,一向不知天高地厚的立陶宛竟然對俄羅斯再次發起挑釁,禁止俄羅斯的火車入境,掐斷了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陸上通道,將近一半的貨物運輸被立陶宛「攔腰折斷」。立陶宛以此來證明自己和美國,歐盟站在一起。

對此,立陶宛還恬不知恥地甩鍋,稱並不是單方面作出這個決定,而是結合了歐盟的意思,是在配合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只要是被歐盟列入到禁運名單中的俄羅斯商品,都不可以通過俄羅斯以外的地區運輸到加里寧格勒。這對於深陷「敵方大本營」的加里寧格勒來說,無異於一個噩耗,所以立陶宛的政令一出,就引爆了加里寧格勒的搶購潮,當地民眾已經在擔心採購不到生活必備物品。

面對立陶宛的囂張行為,俄羅斯反應十分強烈,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俄羅斯已經將立陶宛的行為定性為敵對行動。並表示,俄羅斯將很快對立陶宛的敵對行動作出回應,這將會對立陶宛的民眾乃至整個國家造成負面影響。

立陶宛為什麼會對加里寧格勒下手呢?主要還是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里寧格勒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地方,和立陶宛接壤,和芬蘭瑞典隔海相望,距離德國首都柏林的直線距離只有600公里。這些國家有的是北約成員國,有的是歐盟國家,有的正在申請加入北約。對於俄羅斯來說,都是潛在的危險因素,而加里寧格勒,正是作為俄羅斯緊盯這些國家的橋頭堡。

也正是因為這樣,俄羅斯才會把加里寧格勒武裝到牙齒,俄羅斯著名的波羅的海艦隊就是部署在這裡,這裡還部署了戰略級導彈,例如可以掛載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在西方國家眼中,這裡就是俄羅斯不會沉沒的「航母」,時刻讓它們如芒在背。但是北約也不敢輕易對其下手,只能眼看著俄羅斯將其改造成「軍火庫」。可是俄羅斯和歐洲圍繞加里寧格勒州形成的微妙平衡,被立陶宛的莽撞舉動打破了。

當然,俄羅斯是說到做到的,除了經濟和外交手段,俄羅斯當即採取軍事上的威懾手段,對立陶宛下達了最後通牒。

近段時間以來,俄海軍波羅的海艦隊打響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出動了60艘戰艦,大約1000名俄軍參演,出動的武器裝備達到100多件。不知道此時的立陶宛是不是瑟瑟發抖,為自己的魯莽舉動而感到後悔呢?

正如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評論的那樣,加里寧格勒已經成為新的導火索,不管最終誰敗下陣來,以立陶宛的實力,都將成為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