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創兩個「第一次」「亞洲版北約」呼之欲出

【編者按】本文為授權轉載自知乎「一壺茶一閑人」。作者Ksliu,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

本月底,「北約」將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峰會。本次北約峰會創造了兩個「第一次」:第一次把「中國問題」列入議程,第一次邀請日、韓、澳、新四國參加北約峰會。

烏克蘭問題毫無疑問將是本次北約峰會的主題,但是把中國問題列入議題,同時又邀請四個亞洲國家參加,不僅是「第一次」,更是很不尋常,把大西洋所面對的問題擴展到太平洋去了。這一現象究竟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什麼信息?

自從烏克蘭爆發戰爭以來,我們看到亞太地區發生了一些針對中國和「中國威脅論」的重要變化:

首先是日本。在美國的默許甚至縱容下,日本的重新武裝已經成為定局。日本將和德國一樣,軍費開支將激增到GDP的2%甚至更多。日本將發展中程導彈,還將要求「部署和分享」美國的核武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安倍的名言「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已經越來越被日本人民所接受。近年來,日本在各種國際場合極力推銷「任何國家不得使用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和「台海和平非常重要」的主張,似乎也越來越被國際社會所接受。日本除了倡議並參加「四國機制」之外,還有可能參加美、英、加、澳、新的「五眼聯盟」,甚至可能參加美、英、澳三國的AUKUS軍事協議。

第二是韓國。尹錫悅上台以來,大幅度靠攏美國,不僅加速部署「薩德」,還於5月5日宣布參加「北約合作網路防禦卓越中心」(NATO Cooperative Cyber Defence Centre of Excellence)。這是一個北約的軍事組織,韓國是參加這一組織的第一個亞洲國家。在美國的積極撮合下,韓國與日本之間的世仇有可能逐步化解。韓國似乎有意把自己從地區性國家提升為「世界大國」,最近成功發射了一枚據說是完全獨立研製的火箭,搭載人造衛星入軌,成為世界上第7個具有這種能力的國家。此外,據媒體報道,美國解除了對韓國導彈最大射程和彈頭重量的限制;尹錫悅已經表示,韓國意向加入QUAD(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一些工作組活動;為了參加美軍主導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韓國派出了自1990年參演以來的最大規模兵力。

第三是紐西蘭。這個國家一向與中國很友好,不願意追隨澳洲敵視中國,但是最近因為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合作協議,紐西蘭開始接受「中國威脅論」而積極向美國靠攏,紐西蘭總統最近還訪問了華盛頓。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也同時影響到歐中關係。多年來,美國試圖分化、破壞歐洲和中國的關係,無法達到目的,卻因為烏克蘭戰爭被美國所利用,使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國威脅論」。

這次參加北約峰會期間,日、韓、澳、新領導人也將在馬德里舉行四國峰會。這一切似乎都在傳達一個重要信息:「亞洲版北約」或「北約亞洲化」正在開始成形。

最近,中國特使吳紅波也在歐洲進行訪問,試圖修復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但是可能已經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