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發表聲明,宣布本國將推出建立「大阿爾巴尼亞」的計劃,該計劃將致力於實現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的合併;針對此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於本周一向阿爾巴尼亞方面發出警告,稱「莫斯科認為絕不能接受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地區合併,阿方的『大阿爾巴尼亞』計劃嚴重違反聯合國1244號決議,將破壞地區穩定局勢」。
與此同時扎哈羅娃向支持「科索沃獨立」的西方國家發出呼籲,要求採取適當的行動回應阿爾巴尼亞方面的挑釁;另一方面同一時間正在塞爾維亞訪問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著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面也對緊張的科索沃局勢作出了回應,表示俄方一如既往的支持塞爾維亞,並承諾塞軍將得到俄羅斯最新武器的援助。
據了解,科索沃問題是巴爾幹半島由來已久的問題,幾乎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而科索沃問題的成因、發展過程複雜且解決進程非常緩慢;1999年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的1244號決議則規定,科索沃地區的主權屬於南聯盟,要求聯合國各成員國必須尊重南聯盟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並重申應當給予科索沃地區「高度自治權」。
南聯盟與主張擁有科索沃地區主權的塞黑相繼解體之後,塞爾維亞繼續主張對科索沃地區擁有主權,並宣布支持按照安理會1244號決議解決科索沃問題;不過在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科索沃地區於2008年單方面宣布「獨立」並與西方多國「建交」,塞爾維亞中央政府則拒絕承認科索沃當局所謂的「獨立」,強調該地區是本國一個自治行政單位,中國、俄羅斯等國則支持塞爾維亞對科索沃地區擁有主權的立場,不承認科索沃地區的所謂「獨立」地位。
至於阿爾巴尼亞提出合併科索沃地區推進「大阿爾巴尼亞」計劃的原因,無非是該地區的阿族人口佔到了近一半,擁有了支持當地阿族與塞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割裂」的資本;但需要注意到的是,阿爾巴尼亞所謂的「大阿爾巴尼亞」計劃既是意圖吞併塞爾維亞的領土,也是對聯合國及聯合國安理會權威的嚴重挑釁,更是對國際規則與秩序的挑戰。
一方面安理會1244號決議已經明確規定科索沃地區的主權歸屬南聯盟,即使今天南聯盟已經不復存在,但作為曾經主體的塞爾維亞可以繼承其「遺產」與意志,就像蘇聯解體後作為主體國家的的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領土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另一方面塞爾維亞也沒有不認同安理會1244號決議,反而明確指出遵守該決議是解決科索沃問題的必要途徑和重要保證。
此外考慮到9月中下旬科索沃當局在美西方的支持下,再度謀獨導致局勢緊張的情況,很有可能給予阿爾巴尼亞挑戰安理會權威膽子的正是美西方國家,要知道此次科索沃局勢緊張期間,西方國家還專門派出官員與武契奇會面,企圖說服塞爾維亞接受科索沃地區「獨立」,不過軟硬兼施之後西方陰謀並未得逞,倒逼得塞爾維亞做出了進軍科索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硬姿態。
那麼不難想像阿爾巴尼亞所謂的「大阿爾巴尼亞」計劃,有極大可能就是西方國家「肢解」塞爾維亞的另一套方案,而這樣做不僅可以繼續炒熱科索沃問題,使得塞爾維亞始終處在亂局之下,而且還能加劇塞阿兩國的矛盾,為美國、北約(阿爾巴尼亞屬於北約國家)介入地區局勢乃至於武力推翻政治立場親近中俄的武契奇政權,創造出一個突破口。
另外土耳其也有介入科索沃問題的影響力和動機,因為科索沃地區的阿族人口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而作為土耳其伊斯蘭世界的強國有整合伊斯蘭世界的野心,那麼阿爾巴尼亞予以支持也是有可能的;更為重要的是土耳其介入科索沃問題與美西方「肢解」塞爾維亞有著共同的目標,土、阿及北約三方互為支點的可能性也同樣存在。
當然不管誰給了阿爾巴尼亞用意圖吞併塞爾維亞領土的方式公然挑戰安理會權威的膽子,我想國際社會、特別是中國與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不理,一方面維護國際局勢穩定本就是世界主要大國的責任,另一方面如果讓安理會的1244號決議淪為一紙空文,那麼等於聯合國的權威全部喪失,接下來只會給全世界帶來更多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