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下達華為禁令後,愛立信表態:進入中國市場已有120年,不打算輕易放棄

美國作為世界科技領軍者,長年以來一直都是國際科技水平風向標,然而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崛起,以華為中興為首的中國科技企業不斷解鎖新技術,這讓美國感受到了危機,於是開始對中國科技企業施壓,甚至拉攏盟友一起打壓中國高端科技,美國遏制中國科技企業是無所不用其極。

瑞典下令禁用華為,瑞典企業愛立信受到牽連?

此前瑞典政府受到美國方面的施壓,決定全國範圍內禁用華為,儘管華為的設備能給他們帶來更便捷的服務,華為的5G技術已經全球領先,瑞典還是迫於政治壓力與美國站在了一起。然而後果就是瑞典的科技企業愛立信成了瑞典錯誤決策的犧牲品。今年中國移動5G建設的合同份額,愛立信僅僅分到了1.9%,而去年愛立信的合同份額為11%,而在隨後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5G建設項目招標中,愛立信也僅僅獲得3%的合同份額。

去年還被排除在外的芬蘭諾基亞已經趕超愛立信成為此次招標中獲得份額最大的外企,不少人紛紛猜測這是因為瑞典政府對華為的不正當禁用,導致中國方面報復在了愛立信身上。要知道愛立信去年的總營收中10%都來自於中國,而瑞典政府聽信美國的蠱惑禁止華為後,愛立信在華營業額直線下跌,出現了3年內首次下滑現象。

進入中國市場120年,愛立信不會放棄

愛立信CEO 鮑毅康表示合同份額少總比沒有好,看似積極的言語背後卻透露出被瑞典政府「拖累」的心酸,愛立信已經與中國合作了120年之久,一直都是值得中國信任的外企品牌,而此次瑞典政府的錯誤決策直接讓愛立信被諾基亞趕超,在5G建設項目中獲得更多份額。不過鮑毅康表示愛立信不會放棄,中國是5G技術最為發達的國家,與中國的合作可以提高自身科技水平。

鮑毅康直言雖然華為屬於競爭對手,但他也曾遊說過瑞典政府仔細斟酌對華為的處理辦法,對於企業來說,能夠盈利才是首要目的,瑞典政府與中方在華為問題上產生的摩擦已經讓愛立信丟了一些市場份額,如今只有通過與中國合作建設5G項目提升項目建設能力,才能夠恢復在全球各地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