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衝刺港股,9個月虧2700萬,為何能估值百億?

一家所有門店皆為直營,不接受加盟的茶飲店,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近日,港交所披露奈雪的茶申請主板上市的招股書,這家明星企業,也被冠上了「國內新式茶飲上市第一股」的名號。

奈雪的茶是一個年輕的茶飲品牌,2015創立,總部位於深圳,目標消費群體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 2017年12月,奈雪的茶開始走出廣東地區,向全國範圍內擴張; 2018年3月,奈雪完成A+輪投資,估值達到60億元,成為公開資料中茶飲行業首個獨角獸;目前奈雪的茶在全國70座城市,擁有近500家門店,而且這些門店均為直營店,不接受加盟。

曾兩天開一家店,為何擴張如此迅速?

奈雪的茶最為火爆的時候,曾經兩天開一家店,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創始人彭心認為,奈雪的茶所代表的新式茶飲,是有需求基礎的,「你看咱們的父輩就喝茶,所以它其實是一個有根基的行業。」

2015年,彭心和丈夫趙林一起,以其網名「奈雪」為名,創立了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當時,還在金蝶工作的彭心突然萌發做茶飲的念頭,她毅然辭去工作,尋求投資,幾番嘗試無果,後來她南下深圳,遇到了趙林,二人相識三個月後結婚,在深圳迅速開出了三家「奈雪的茶」直營店,但是這還只是開始。2018年,奈雪的茶擴張到150多家,如今這一數字攀升到近500家。

曾有人問彭心,為何奈雪的茶,能以如此驚人的速度擴張?

彭心認為,奈雪的茶作為新式茶飲企業,與傳統茶飲企業相比,速度確實快了一些,其間也出現了必須解決的兩大問題:第一是標準化的問題,如何確保快速擴張時,所有門店能保持一致的品牌輸出,保持產品、服務、體驗等的一致性;第二是在行業的標準化、機械化做得非常差的情況下,解決供應鏈問題。為此,奈雪的茶一方面加強團隊的組織力,一方面對茶園的管理、生產工廠的管理、拼配技術、倉儲、全國配送環節進行梳理,以解決茶葉的標準化問題。

質疑不斷,為何仍被資本看好?

與擴張相伴的,是奈雪的茶單店銷售額和訂單量的持續下滑。從2018年的30.7萬元,到2019年的27.7萬元,再到2020年的20.1萬元,奈雪的茶單店日均銷售額呈下滑趨勢,從訂單量來看,2018年的平均值是716單,2020年這一數字跌至465單。

此外,奈雪的茶同店利潤率也出現了下滑明顯的情況,2018年24.9%的利潤率,到了2020年已經降為12.6%。

在奈雪的茶的坐標軸上,資本市場畫出了兩道不同的曲線。自成立以來,奈雪的茶已取得天圖實體、SCGC實體、HLC、永樂高國際及PAGACNebula的融資,2020年12月奈雪的茶C輪融資完成,PAGACNebula投資100萬美元,投後估值高達20億美元。

奈雪的茶也計劃在2021年、2022年,分別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加快門店開張速度,具體規劃為一線城市開設約300間,新一線城市開設350間茶飲店,而且其中約70%將規劃為奈雪PRO茶飲店。

面對競爭,創始人彭心曾經表示,奈雪有一個天然優勢,它本身就是一個擬人化的形象。未來奈雪將會以多種衍生品和產品去豐富這個IP形象,以和用戶實現更多聯結。

至於利潤率問題,因為資本並不只看重當期利潤,相反其對未來的預期回報更為看重,因此當資本看好這個賽道時,奈雪的茶獲得百億估值,就不怎麼讓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