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上鐵礦石現在01合約已經到1000塊的歷史新高,今年鐵礦石算的上是期貨市場上最靚的崽子之一,提到鐵礦石就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亞,恰好澳大利亞也是最近國際上最跳的崽子之一。就差給它發一塊「抗X先鋒」的牌子了。
2020年1—10月,澳中貨物貿易額為1896.65億澳元,其中澳大利亞對華出口1225.48億澳元,自華進口671.17億澳元,澳對華貨物貿易順差554.31億澳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中國,澳大利亞會從一個數據看似健康的順差國,瞬間變成逆差國,而且逆差額會比現在的順差還大。
作為澳大利亞的「甲方爸爸」,鑒於澳洲不斷地搞事情,最近我們對澳大利亞總計開了三波團,第一波是澳洲龍蝦,數以噸計的澳龍滯留並難以清關。 其次是煤炭,據說總價值5億美元,大約53艘澳洲煤船被困港口無法通關。第三波倒霉蛋輪到了葡萄酒,按照路透社的消息,關稅將從原先107%提到212%。but,澳大利亞似乎還是挺硬氣,儼然「乙方爺爺」的架勢。
一組意味深長的數據是,按照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10月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整體呈現增長趨勢。整個10月,澳大利亞出口總額達到305.32億美元,相較9月增加17.96億美元;進口額達到256.92億美元,相較9月增加19.78億美元。
無論出口還是進口,其實都有增幅。至於最大的增幅在哪兒?在於鐵礦石,僅10月而言,澳大利亞鐵礦石相較去年同期出口增幅高達37%,單月鐵礦石出口收入增加36.04億美元。其中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便達到澳大利亞10月鐵礦石總出口的80%,並由此創造單月出口鐵礦石新高。中國看似對澳大利亞貿易品手起刀落,實際卻根本沒動要害部位。在找到澳大利亞的替代品之前,中國可能也不敢輕易動這個要害部位。
過去兩年中澳大利亞對華出口中,鐵礦佔比將近一半,而紅酒、大麥等只佔了個邊角豆腐塊,尤其是鐵礦石,中國鐵礦石進口佔了世界總進口62.2%,而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佔了總出口的50%。這也就意味著,假如中國不買澳大利亞鐵礦石,那麼全世界的鐵礦石都不夠中國用的。
儘管中國自身鐵礦石儲量也不小,但含鐵量低,鍊鋼污染大,並不划算。第二大出口國巴西含鐵量雖高,但海運路程是澳洲到中國的三倍,光運費差就佔了國內鐵礦石價格約5%,運輸時間更是多了將近一個月。
以煤炭為例,雖然中國進口量只佔澳洲出口的五分之一,但禁運已經讓澳大利亞煉焦煤售價跌到比淡季價格還低,上游煤礦主苦不堪言。取而代之的是,上個月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簽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如果中國對佔澳洲出口五分之四的鐵礦出手,雖然中國也會面臨鐵礦價格高企,但澳大利亞可能要承受整個鐵礦產業癱瘓的後果,可謂同歸於盡的大殺器。
因此,雖然總量上中國是甲方爸爸,但在一些細分項里,中澳也存在「互卡脖子」的狀態。相較於中國完全主導對澳貿易的說法,更精確地表達是,中澳雙方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你賣我鐵礦,我賣你機電,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