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2025年05月25日21:32:11 國際 1189

聯合國安理會是聯合國里管國際和平跟安全的核心機構,一共15個成員國,5個是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

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另外10個是非常任理事國,輪著來,沒有否決權。

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就是聯合國成員國,人口多、經濟也在崛起,覺得自己有資格當常任理事國。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尤其這20多年,印度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刷得挺勤快,GDP蹭蹭漲,維和部隊也老出任務,覺得自己該上位了。

可問題是,入常不是你想上就上的,得改聯合國憲章,得所有常任理事國點頭,還得聯合國大會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國同意,門檻非常高。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印度入常的那些年

印度想入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具有獨特的重要性。根據《聯合國憲章》第27條規定,安理會在處理實質性事務時,五個常任理事國必須一致通過才可形成決議。

常任理事國擁有的「一票否決權」意味著,只要其中任何一國投出反對票,相關議案即無法通過。這種機制不僅賦予常任理事國以極高的話語權,也使得其地位難以撼動。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對這一結構提出挑戰的國家並不在少數,尤其以印度最為積極。印度長期以來主張聯合國體系應進行改革,以適應21世紀國際格局的變化。

作為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以及一個擁有核武器和快速發展的軍事工業體系的國家,印度認為自己具備了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

印度的「入常」嘗試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在那一年,印度聯合巴西、德國和日本,組成了所謂的「四國集團」,共同推動安理會改革和常任理事國擴容。

當時,印度的入常申請在美、英、中、法四國中獲得三國支持,唯獨遭遇俄羅斯否決。據公開資料顯示,俄羅斯當時的顧慮與南亞地緣政治局勢以及與中國的協調有關。

2007年,印度派遣高級代表團訪問莫斯科,並迅速與俄方達成了多項軍購協議,其中包括大批T-90主戰坦克和蘇-30MKI戰鬥機的組裝生產權。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這一系列舉措有效改善了印俄雙邊關係,也促使俄羅斯在後續表態中對印度入常持更為友善的態度。

2008年,印度再次提交申請,儘管俄羅斯此時不再反對,但出人意料的是,法國投下了否決票。

據法國外交界人士後來披露,法國方面當時對印度在防務合作、核問題和國際秩序等議題上的立場仍存保留。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印度此後迅速調整外交方向,採取了與法國加強戰略合作的路線。

2016年,印度與法國正式簽署軍購協議,採購36架「陣風」多用途戰鬥機,總價值約88億美元。該筆交易成為印度國防採購史上最大的一筆合同之一。

法國方面將此視為印法戰略夥伴關係的深化標誌,並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支持。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2012年,印度第四次提交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正式申請。

此前,印度已通過加強雙邊關係和大額軍購,成功爭取到了包括俄羅斯和法國在內的支持,尤其在與法國簽署了高價值「陣風」戰鬥機採購協議後,印度一度對成功入常抱有較高期望。

然而出乎預料的是,此次申請遭到了英國的否決。作為曾經的殖民宗主國,英國對印度的國際地位提升始終持複雜態度。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據英媒分析,英國此次否決與其在軍火貿易方面對法國的戒心有關。2010年代,英國與法國雖然共同簽署了《蘭卡斯特協議》,宣稱加強防務合作,但兩國在全球軍售市場的競爭始終激烈。

印度2012年與法國達成的陣風采購協議總價值超過88億美元,規模龐大且具有象徵意義,令英方感受到戰略被邊緣化的壓力。

英國國防工業近年來面臨出口萎縮,特別是在「颱風」戰鬥機項目上急需新客戶。在此背景下,英國投下否決票被外界解讀為一種「利益平衡」的警示。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對此,印度迅速調整策略。新德里方面通過外交渠道向倫敦傳遞合作意向,表示願意在未來國產航母艦載機項目中優先考慮「颱風」系列戰鬥機。

2014年前後,印度與英國展開初步接觸,並通過「英印戰略對話」機制推進防務合作。隨後,英國在後續有關印度「入常」的討論中不再表示反對。

到了2017年,印度第五次提交入常申請時,美國卻首次投下否決票。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彼時,美國與印度的雙邊關係雖處於回暖階段,但在南亞安全格局中,華盛頓對巴基斯坦仍保持較強戰略依賴。

美國長期以來將巴基斯坦視為在阿富汗戰爭中的關鍵盟友,尤其在情報與反恐合作方面具有高度互信。

美國國務院相關文件顯示,美國否決印度入常,還涉及其對南亞核武平衡的擔憂。印度未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使得其核地位在國際社會仍存爭議。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此外,美國也對印度在一些全球議題上的「戰略自主」傾向保持警惕,擔心其「入常」後會在安理會表決中頻繁挑戰美方主張。

面對否決,印度再度採取現實主義策略。2018年,印度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達成協議,在印度境內生產F-16戰鬥機的升級版,並提出未來將以印度為「全球生產與出口基地」。

這一舉措被認為是對美國國防工業的直接利好,緩解了華盛頓對印度「獨立性過強」的疑慮。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至2019年,印度自信其在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的「外交攻勢」已基本收效,隨即第六次提出入常申請。但此次遭到了中國首次投下否決票。

中國堅持「安理會改革應廣泛聽取發展中國家意見」的立場,強調應通過「協商一致」而非個別推動進行擴容。

中方對印度入常的反對不僅源於中印邊界問題和雙邊戰略競爭,還涉及印度與美日澳「四方安全對話」合作機制不斷深化所帶來的區域安全憂慮。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為啥印度入常這麼難?

涉及中印邊界問題上,印度與中國的領土爭端長期未解,成為北京方面對其入常持保留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印在中印邊界東段存在主權爭議,其中印度對包括藏南地區在內的約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實施實際控制。

該問題源於英屬印度時期劃定的「麥克馬洪線」,新中國成立後未予承認,並在1962年爆發過邊境衝突。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此後儘管雙方建立了邊界事務磋商機制,但局部對峙仍時有發生。出於國家核心利益的考量,中國對於任何可能改變國際權力結構、增加邊界爭議方國際話語權的倡議,均表現出高度警惕。

印度近年來嘗試通過聯合國改革議題推動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並與日本、德國、巴西組成所謂的「G4國家」集團,相互支持彼此的入常申請。

然而,這一機制始終未能獲得聯合國大多數成員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集團的普遍認同。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非洲聯盟等多邊組織也明確提出,如果要進行擴容,非洲應獲得至少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不能由G4主導議程。

在印度2021年的又一輪申請中,儘管通過法國、英國等傳統盟友向中方施壓試圖化解反對聲音,但申請仍未能取得突破。

美國方面也出人意料地再次投下了否決票。分析人士指出,美方的立場轉變可能與當時中東局勢、美印貿易摩擦以及印美在多邊合作機制上的定位分歧有關。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儘管印美關係在「印太戰略」中有所升溫,但美方在全球戰略利益權衡中,仍對印度是否具備足夠的「全球治理能力」持審慎態度。

印度尚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以及《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等核心多邊條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在聯合國體系中扮演更高層級角色的可能性。

從安理會結構設置來看,目前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代表了聯合國成立之初戰後格局的五大勝利國,也是在核武與全球安全治理中擁有關鍵能力與資源的國家集團。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各國在表面上均支持「聯合國改革」,但在是否擴容、擴容對象和標準等問題上分歧巨大。

因此,從制度層面而言,安理會改革不是單一國家的外交努力就可實現的目標,而是全球權力分布重塑與多邊博弈的體現。

對印度而言,頻繁的否決不僅顯示出其當前國際地位與安理會「常任門檻」之間的差距,也反映出現行秩序的穩定機制依然對「准大國」設有顯著限制。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法國推動印度入常了?印媒相當興奮,網友:獨立後最大新聞 環球網 2019-05/07

2、印度要「入常」!俄羅斯表態! 看看新聞Knews 2023-12-29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哈馬斯已「欠薪」3個月 - 天天要聞

哈馬斯已「欠薪」3個月

據參考消息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4日報道,哈馬斯已有三個月沒有向其武裝人員支付薪酬。因為以色列限制人道主義援助,截斷了該組織出售物資的渠道。5月14日,在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地區,巴勒斯坦人查看被以軍轟炸後的廢墟。新華社發來自該組織內部的一名消息人士對《中東報》記者說,哈馬斯武裝派別卡桑旅成員自...
坐著火車去越南!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時隔五年恢復開行 - 天天要聞

坐著火車去越南!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時隔五年恢復開行

這是從南寧站開行駛向越南河內的列車(5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新華社南寧5月25日電(記者黃浩銘、黃凱瑩)25日,T8701次列車從南寧站緩緩開出,中越國際聯運旅客列車時隔五年恢復開行。 此趟列車北京時間每天18:05從南寧站始發,經憑祥鐵路口岸出境,次日6:30抵達河內(嘉林)站;每天22:20從河內(嘉林)站始...
沙特剛給美國6000億,轉身便和中國簽57項協議,要賣269億農產品 - 天天要聞

沙特剛給美國6000億,轉身便和中國簽57項協議,要賣269億農產品

沙烏地阿拉伯在全球舞台上搞了個大動作,先是跟美國簽了個6000億美元的大單,緊接著轉身就跟中國敲定了57項協議,要賣269億人民幣的農產品。這事兒聽起來就挺帶勁兒的,一個中東石油大國,怎麼突然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玩起了「左右逢源」?這背後到底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