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點擊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
文|哆啦b夢
編輯|哆啦b夢
自從特朗普上台之後,世界局勢可以說越來越熱鬧了。
每天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這不,哈佛大學留學生要被驅逐的風波還沒過去,特朗普又要對歐洲下手了……
4月2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要求全世界徵收「對等關稅」,因為中國帶頭反抗,讓特朗普不得不宣布「對不反抗美國的國家」只徵收10%的基準關稅,如果90天後還沒達成協議,就調回去。
但如今過去快倆月了,真正和美國談成協議了的國家只有兩個。
一個是對美國徹底滑跪的小不列顛快沒北愛爾蘭聯合不起來王國,因為美英特殊關係,加上滑跪的徹底,不跟美國徵收關稅,英國又只佔美國貿易得3%,可有可無。因此,拿到了一個看起來還行的協議。美國不取消10%的基準關稅,但降低汽車關稅,在鋼鋁關稅上也願意讓步。
而英國也為美國提供50億美元的市場准入。
如果說英國是因為關係戶加上佔比不高所以能第一個達成協議的話,那中國就是因為靠著反抗打出了極高的「統戰價值」,美國離開中國活不下去,特朗普不得不認慫,和中國共同把關稅降到10%。
這樣一來,反抗了,又沒有完全反抗的歐盟就尷尬了。
歐盟雖然也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後宣布反制,但只敢對特朗普在3月份徵收的關稅進行反制,對等關稅碰都不敢碰,而且當特朗普宣布「暫停」後,歐盟也把自己這事後反制的關稅給停了。
屬於是干大事而惜身。
中美談判結果出爐後,歐盟不指望能達成和中國類似的協議,只想要一份和英國類似的協議,希望美國象徵性的意思意思征點稅就行了。甚至還主動提出,願意和美國「共同應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結果特朗普的態度卻是:「我打不了(東)洋人,還打不了你么!」和中國達成協議後沒多久,就指責歐洲比中國「更惡劣」,對美國非常不公平。
事實證明特朗普這番話並非無的放矢。
這不,前日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公開宣稱,計劃對歐盟輸美商品加征50%關稅。他稱:「當前我並無意向與歐洲締結貿易協定。相關企業面臨兩個選擇:要麼在美國本土建立生產基地,要麼承擔高額關稅成本。」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不但自己不打算降低歐盟的關稅,還「既要又要」,不但要對歐盟加稅,還不準歐盟靠近中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正在跟歐盟施壓,要他們調高對中國的關稅。
這還沒完,特朗普撩撥完中國還不忘「踹」一腳印度。
印度為了美國也算犧牲甚大,在中美談判時和巴基斯坦開戰,結果自己的底褲都被扒下來了,順便讓法國陣風丟了大人。
結果美國竟然在和中國談判時認慫了,印度產生了我上我也行的錯覺,也宣布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結果「協議」沒等來,先等來了美國的制裁。
特朗普在23日明確威脅蘋果的庫克,在美國銷售的蘋果手機必須在美國製造,而不是「在印度或者其他地方」,否則蘋果公司必須繳納25%的關稅。
要知道,萬斯上個月訪問印度的時候可是支持印度承接美國製造的。現在特朗普翻臉如翻書,又何嘗不是對印度的小小「警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