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對此,《紐約時報》5月23日發文稱,「特朗普打壓哈佛,讓中國人再次對美國祛魅」。
《紐約時報》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其影響範圍將遠不僅限於有能力進入這所著名學府的少數人群,而可能會斷絕中國民眾仍然欽佩美國的為數不多的理由之一,進而重塑兩國之間的整體關係。
報道稱,即使其他象徵美國的事物,如好萊塢或iphone,在許多中國人心中的吸引力已逐漸減弱,美國的大學依然是他們嚮往甚至崇拜的對象,哈佛這樣的精英大學在這種崇拜中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現在,連這座燈塔也岌岌可危了」。
從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流長期以來一直是維繫兩國關係的最穩定支柱之一。不久前,中國還一直是美國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每年向美國輸送數十萬名學生。
「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理想來到這裡,」一位目前就讀於哈佛的中國研究生說道。出於對簽證安全的擔憂,她要求匿名。「然後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同時,這個世界把我拒之門外。」她表示,自己現在希望畢業後回國。
2025年4月,哈佛大學校園。《紐約時報》
報道提到,周五,哈佛相關新聞成為熱門話題,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的複雜反應凸顯出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關係已經變得異常緊張。其中既有擔憂和憤怒,也有無奈接受,有的甚至興高采烈。
一些網民表示,特朗普正在加速中國的崛起。他們對此表示慶祝,認為美國大學將失去收入和人才,而其中一部分人才可能會轉而流向中國。至少有一所香港的大學已經表示,願意無條件錄取任何從哈佛轉學的學生。
早在針對哈佛採取這一舉措之前,在美的中國學生就已經有很多理由感到擔憂。出於國家安全考慮,美國聯邦和州議員提議限制中國公民赴美留學。有學生反映,儘管持有效簽證,他們仍被拒絕入境,或者簽證被突然撤銷。
中國教育部上個月向中國學生髮出正式警告,提醒他們考慮在美國留學的風險,這是自2021年以來政府首次向出國學生髮出警示。
特朗普政府削減科研經費的舉措也讓許多中國學者深感壓力,其中一些人擔心自己無法繼續獲得足夠的資金開展研究。那位表示計劃畢業後回國的哈佛學生說,她曾獲得的一份研究職位因聯邦資金凍結而被撤銷。
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留學諮詢行業中,許多顧問鼓勵客戶申請包括美國以外的其他大學作為備選。周五,在一場有數以百計觀眾觀看的直播中,一位顧問警告說,其他大學很快也可能面臨類似的限制。
當地時間22日晚些時候,特朗普政府取消哈佛留學生合法身份行為被叫停。
來自美國加州地區的聯邦法官傑弗里·懷特22日批准了一項臨時禁令,禁止美國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終止各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國際學生合法身份或是吊銷他們的簽證。禁令還禁止特朗普政府以移民身份為由,逮捕或拘留任何在美國之外出生的學生。
針對相關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2日表示,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關做法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信譽。中方將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