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向首相石破茂提交辭呈。石破茂當天火速任命前首相之子小泉進次郎接任。
18日,江藤拓在公開場合表示「別人送的米多到能開店售賣」。此言在日本「米荒危機」持續的背景下引爆民怨。在野黨集體發難,施壓要求其辭職,並威脅提交不信任動議。
作為石破內閣首位「落馬」閣僚,江藤拓這場閃電辭職讓深陷支持率危機的石破政權再遭重創,也給7月的參議院選舉蒙上不確定性陰影。
「何不食肉糜」
事件源於5月18日自民黨佐賀縣支部的籌款宴會。面對持續飆升的米價,江藤拓在演講中竟稱自己從未買過米,「支持者送的米塞滿食品庫,多到能開店售賣」。
此番言論立即引起輿論嘩然。民間迅速給這位失言大臣貼上「高高在上」,「不識人間疾苦」等標籤。
儘管江藤拓次日辯稱,「米多到能開店」僅是修辭,還改口說「實際上自己經常買米」,但輿論怒火仍難以平息。
在野黨陣營也迅速集結炮火。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批評其「激怒國民」,國民民主黨幹事長榛葉賀津直接斥其「何不食肉糜,這種官員該立即辭職」。
在此背景下,反對黨聯合起來質疑江藤拓的資歷,並考慮提交不信任動議。
面對輿論風暴,江藤拓僅堅持了三天便狼狽請辭。他於21日向石破茂提交辭呈,並再次向公眾道歉。此前,石破茂還以「農政面臨挑戰」為由對其作出挽留姿態。
目前,江藤拓的接任者鎖定為政壇世襲人物小泉進次郎,他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曾擔任過環境大臣。外界猜測,此時任命小泉進次郎能暫撫黨內不滿情緒,並借其明星效應提振內閣形象。
刺痛民眾神經
去年夏季以來,受極端高溫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響,日本大米價格持續攀升。
即使日本政府今年3月起三次拍賣儲備米,仍未能阻擋價格上漲。
日本農林水產省本月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的一周內,一袋5公斤裝大米均價為4268日元(約合213元人民幣),較前一周上漲54日元。
這一價格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再次創下了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此前,同重量大米的價格在2000至3000日元左右。
米價飛漲直接影響民眾生活,不少家庭被迫調整飲食、減少米飯攝入、轉向麵食。
與此同時,日本稅收、社會保障負擔、能源價格上漲,構成了普通民眾生活的「三重苦」。
在此背景下,江藤拓那句「我從沒買過米」顯得格外刺耳。
事實上,江藤拓早有「失言」前科。今年2月,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被質問米價高漲的問題時,江藤拓一句「食糧法里沒有要求價格穩定的條文」當場引發爭議。而後他又稱自己「搞錯了」,尷尬道歉。
還有輿論指出,江藤拓提到的「支持者送的米」可能涉及法律問題。根據日本《政治資金規正法》,任何超過5萬日元的捐獻,都得在政治資金報告書中詳細記錄。如果那些「塞滿食品庫的米」未在報告書中列明,就屬於政治資金的灰色地帶。
而江藤拓去年還因政治資金報告書漏報被批評,當時他以「事務性錯誤」 進行搪塞。
石破內閣雪上加霜
去年10月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慘失單獨過半席位,依靠聯盟夥伴公明黨勉強維持執政。
有分析指出,隨著「黑金醜聞」持續發酵,少數派政府執政艱難,石破茂在黨內也陷入勢單力孤的境地。此外,自民黨前不久還陷入「商品券」醜聞,反腐不力備受詬病;日美貿易談判也進展遲緩,協議達成顯得遙遙無期。
如今,多項民調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持續探底:共同社最新數據顯示其支持率跌至27.4%新低;《每日新聞》更錄得22%的支持率,意味著石破內閣連續3個月處於「危險水域」(低於30%)。
今年7月初,日本將舉行參議院選舉,石破茂所在的自民黨必須獲得至少125個席位才能維持住多數優勢,否則其連任之路將異常艱難。
眼下,江藤拓因不當言論,成為石破內閣首位下台的閣僚,對自民黨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分析指出,這一事件持續放大輿論對政府的批評聲浪,進一步動搖內閣穩定性,還可能直接衝擊執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的選情。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