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6日
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代表團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重啟俄烏衝突直接談判
3年了
為啥談?
談出了啥?
本期《新華網國際看點》連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康傑
聊聊這次俄烏談判
1
俄烏雙方
各懷目的 各執一詞
康傑:俄烏雙方自2022年3月以來的首次直接面對面談判,只談了2小時就結束了。對於談判的成果,各方各執一詞。
5月16日,在土耳其方面主持下,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新華社發(土耳其外交部供圖)
烏克蘭和歐洲認為,俄方提出的要求完全不切實際,談判毫無誠意。而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在會後說,俄方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願意繼續同烏方接觸。他表示,烏代表團提出兩國領導人舉行直接會談,俄方對此「已經知悉」。雙方也商定將提交各自對未來停火的詳細倡議。兩國也同意在近期交換1000名戰俘,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換俘協議。
為什麼對結果的定性有這麼大的區別?因為俄烏雙方想要借談判實現的目標不一樣。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9日,俄國防部稱,俄軍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諾沃塞利迪夫卡定居點,並在多個方向擊退烏軍的進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烏克蘭和歐洲國家想通過談判實現無條件停火。在兵員緊張、軍隊疲憊的被動態勢下,烏克蘭急需一段比較長的、至少一個月的停火,來獲得喘息和休整的機會。而俄羅斯顯然不想馬上按下暫停鍵,它想要趁著當前的主動權,一鼓作氣擴大戰果。
俄羅斯想要實現什麼目標呢?俄羅斯想要用談判來繼續分化美國、歐洲和烏克蘭。
馬克龍5月10日與英國、德國和波蘭領導人一起訪問了基輔,其間他們與特朗普進行了通話。(圖片來源:參考消息)
5月10號,美歐烏三方曾經提出一個對俄的「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必須接受從5月12日起無條件停火,否則就要對俄能源和金融部門施加新一輪制裁。對此,俄羅斯提出,可以跟烏克蘭直接談,馬上贏得了美國的積極回應。美國馬上呼籲烏克蘭去參加談判。
而只要俄烏一談,之前發出的「最後通牒」也就不了了之了。普京的這一招太極拳,把美歐烏打來的拳卸了下來,打破了美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對俄制裁新共識,在美歐之間製造了新的裂痕。
2
俄烏僵局依舊
美國難有作為
康傑:雙方開啟三年之後首次直接談判,說明烏克蘭危機真正進入了談談打打、邊談邊打的階段。雙方的立場分歧仍然是巨大的、不可調和的。
我們甚至都不用看領土主權歸屬和烏克蘭國內政治安排這些大問題,僅僅是停火這樣的相對簡單的、技術化的問題,雙方都各懷心思,而且都不想做出讓步。這也充分證明了,現在戰場上的僵局還有消耗戰也將會進一步延宕下去。這種僵局仍然是不穩定的,仍然有升級的危險。
5月15日,媒體記者聚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多爾瑪巴赫切宮總統府辦公室外等候俄烏談判相關信息。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這次談判的進展,也再次顯示出美國的立場搖擺,也凸顯出美國影響力的局限性。美國實際上並不在乎俄烏能否達成真正的和平,而是希望扮演調停者的角色,顯示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同時與俄羅斯緩和關係。
俄羅斯也正是充分認清了這一點,知道美國不會對俄羅斯施加新的過度的壓力。所以就主動做局,把談判帶入到自己的節奏里,利用談判去分化美國、歐洲和烏克蘭。
我們也看到,現在美方在和談中的作用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只要俄烏雙方不做出讓步,美國再怎麼調停和施壓都是無濟於事的,它手裡的牌已經不多了。
來源:新華網